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ATP是细胞内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TP在细胞内需要量很大,但是含量很少

B.所有生物的细胞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中,通过热能散失的能量多于储存在ATP中的能量

D.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合成的ATP比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合成的ATP多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需要量很大,但是含量很少,A正确;绿色植物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光合作用,B错;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中,通过热能散失的能量多于储存在ATP中的能量,C正确;脂肪含H的比例高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水比相同质量的糖类高,因此合成的ATP多,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3.(10分)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 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            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____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____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____ 和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6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制备禽流感疫苗的方案之一:

(1)此种方案中应用了         技术。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         ,需要       酶。步骤②需使用              酶和               酶。步骤③可用          处理大肠杆菌,以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以上①②③④步骤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 Q蛋白与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中的           进行特异性反应试验。
(2)对于现在很多国家大范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3)下面是在上述过程中用到的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w.@w.w.k.&s.5*u.c.o~m
A.基因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C.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D.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4)目前临床上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检测主要有两类:血清标志物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后者检测方法是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直接检查血液中的      ,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Ⅱ. 下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C3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表示三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

(1)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2)C物质既可以作为b过程的还原剂,又为b过程进行提供           
(3)形成ATP和C物质时需要的能量是由                       将光能转换成的电能。
(4)若将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气孔将逐渐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B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5)将该植物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内,在适宜的CO2浓度、光照条件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若降低光照强度后重新测定,请在原图中用虚线表示出最可能的测定结果(注:参考原曲线中的a、b点标出新曲线中的a’b’点)。w.@w.w.k.&s.5*u.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上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方面的问题

I.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下图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1.图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2.图甲过程中,B物质是_________;乙过程中,A被利用发生的场所是             。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

3.将番茄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当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糖类 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             技术。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升高,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           

II.下图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6-B所示曲线。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的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

                 表  不同时间液滴的刻度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B曲线的         段获得的。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2分)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III.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2叶片储存的葡萄糖是______mg(2分)。(取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原名校高考考前压轴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可以通过体温调节来适应不同温度环境。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BAT细胞产热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的一条反射弧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所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④表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_________调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_____________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_________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4)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___________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__________,用于维持体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教育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生质体融合成杂合体细胞与生物膜的特点有关

B. 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能实现能量的转换

C. 细胞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改变

D. 细胞内的ATP有的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