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见右表。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

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

C.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原名校)高三下学期质量考评八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提供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许多自然景区,将原有植被清除,然后从农田运来土壤种植草坪。绿化草坪不但需要大量灌溉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施肥、除草、药物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会对当地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材料二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的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滴落,减轻稻瘟病原孢子的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使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材料三 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研究者在研究其入侵的原因时,提出假设: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

(1)材料一中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演替不同。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如果对人工草坪不再进行种植管理,让其自然恢复,这种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试列举出生态效益的一种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该材料三中研究者所提出的假设,研究者将飞机草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______________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飞机草入侵种群______________,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由种类相同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功能都相同

C. 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较多的物质,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D. 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骨骼肌细胞分别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葡萄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02摩尔数与消耗的0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A. 等于1、小于1 B. 等于1、大于1 C. 小于1、小于1 D. 等于1、等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列不是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C.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物具有细胞核的是

A. 酵母菌 B. 蓝藻 C. 乳酸菌 D. 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 )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显性纯合子 B.显性杂合子

C.隐性个体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 (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SHH基因与角化囊肿发生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利用SHH基因的非模板链转录合成的RNA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实验,以检测SHH基因在角化囊肿中的表达情况。其基本流程如下图(Amp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被SHH基因插入后不表达)。

请回答:

(1)重组载体中SHH基因转录合成RNA探针时,________(需要/不需要)启动子。

(2)步骤②中,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细胞,然后导入重组载体。实验中,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未导入质粒的细菌将会死亡,原因是这此细菌不含有________基因。

(3)能表达LacZ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上会形成蓝色菌落,易于识别。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初步判断________(蓝色/白色)菌落中的大肠杆菌为重组菌。

(4)将制备的探针加入角化囊肿切片中,探针将与_________形成杂交带,进而判断SHH基因的转录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