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  )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C、[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
D、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专题:
分析:1、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2、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
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
6CO2+20[H]+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
12H2O+34ATP.
3、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水的光解:2H2O
4[H]+O2;ATP的形成:ADP+Pi+能量
ATP.
(1)暗反应:CO2固定:CO2+C5
2C3;C3的还原:2C3
酶、ATP、[H]
(CH2O)+C5
解答: 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也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
B、蓝藻细胞中可进行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B错误;
C、蓝藻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因此能进行[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C错误;
D、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能进行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但可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运动员午餐进食了米饭、鸡鸭肉、苹果等,2小时后,在他的血液中不可能含有(  )
A、葡萄糖B、淀粉、纤维素
C、氨基酸D、脂肪酸、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P
ADP+Pi+能量.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①过程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
C、②过程可发生在绝大部分生物体内
D、①过程能直接为胞吞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
 
.物质B是
 

(2)在免疫过程中细胞③通过
 
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
 
.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B、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或a2不可再突变为A
D、由于同源染色体间的联会互换,互换后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体血压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大动脉管壁富有弹性
B、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机体产生的效应是血管舒张
C、当某人因外伤急性失血时,机体副交感神经兴奋
D、引起高血压的最重要的饮食因素是食盐,其次是脂肪的摄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炭疽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血管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迅速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由于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想利用炭疽病发动细菌战争,但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是因为这些邪教徒手中的炭疽菌丢失了一颗质粒.一般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使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用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炭疽杆菌细胞类型是
 
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
 

(2)下列有关炭疽杆菌致病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传染性极强   B.感染者死亡率极高   C.只要有0.001mg就能引发炭疽病   D.造成人的神经失常.
(3)炭疽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若在培养炭疽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将
 

(4)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因是体内产生了
 
,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它是由
 
细胞分泌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与该免疫过程有关的细胞依次为
 

(5)我们认为仅用该过程还不足以严密证明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相应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
A、实验设计原则:
 

B、步骤:
 

C、预测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五碳糖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有机物.但有光反应进行
B、BC段则是因为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进行暗反应生成有机物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C3、〔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小麦吸浆虫在接触敌敌畏后能产生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能增强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
D、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