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1个透明的金鱼缸内放入适量的河水和河泥,放进2~3条小鱼,又放了一些水藻,然后把缸口密封起来,最后把它放在有光照的地方.发现缸内的小鱼和水藻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生活状态.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合理
B、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齐全
C、该生态系统能量供应充足
D、该生态系统有充足的物质来源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专题:
分析:密封透明的金鱼缸放在有光照的地方,光照可以为水藻提供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小鱼提供足够的食物和O2,小鱼产生的粪便又被河泥中的分解者分解产生CO2,加之小鱼呼吸作用产生CO2,为水藻提供了光合作用的原料.由以上分析看出,该生态系统成分齐全,营养结构合理,能量供应充足.但由于鱼缸是封闭的,无法从外界获得物质.
解答: 解:A、金鱼缸内放进2~3条小鱼,又放了一些水藻,而且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生活状态,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合理,A正确;
B、金鱼缸内放入河水和河泥为生态系统提供非生物的成分和分解者,2~3条小鱼属于消费者,水藻属于消费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齐全,B正确;
C、透明的金鱼缸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说明能量供应充足,C正确;
D、金鱼缸是密封的,防止外界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干扰,无法从外界活动物质,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缸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题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总结:生态缸制作要求:1、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2、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3、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4、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5、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下列关于水在光下分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C、所需能量来自ATP
D、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图1和图2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C、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奖者之一斯坦曼于1973年发现了一种与免疫有关、形状像树权的新细胞--树突细胞.该细胞不仅具有俘获、加工和呈递抗原的作用,还能记忆曾经遇到过的抗原,引起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形状发生改变,将再次入侵的抗原迅速杀灭在萌芽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细胞俘获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B、树突细胞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C、抗原在树突细胞溶酶体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氨基酸
D、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树突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总量、干物质量和呼吸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叶片的总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值.该数值越大,表示叶片交错覆盖的程度越大).判断a、b、c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三种物质量及为保持林木最大的生产量应该采取的措施分别应(  )
物质量:①干物质量;②有机物的总量;③呼吸量
生产措施:④禁止砍伐林木;⑤适量砍伐林木,使林木保持合适的密度.
A、②①③、⑤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⑤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据如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DNA连接酶可以连接a处
B、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
C、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D、连接C处的酶可以为DNA连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DNA分子中含有某限制酶的一个识别序列,用该限制酶切割该DNA分子,可能形成的两个DNA片段是(  )
选项 片段1 片段2
A
B
C
D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某一生态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长期下去会使各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A物种种群大小受B物种种群控制,但B物种种群变化不受A物种种群大小的影响
C、A物种(或B物种)种群大小呈现波动现象除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迁入和迁出的因素影响
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乙是科学家在探索细胞膜结构的过程中建构的脂质体,图丙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通过细胞膜入侵宿主细胞并增殖的过程.请回答:

(1)哺乳动物的
 
是研究细胞膜的最好材料.
(2)细胞识别与图甲中的化学成分
 
(填数字)有关.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膜转运蛋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3)科学家发现,铺展在水面上的单层磷脂分子,一旦受到激烈的搅动,就会自动形成图乙所示的内部包埋着水的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球形脂质体.由此,科学家推测,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排列方式与脂质体相同.科学家作出这一推测的依据是:
 

(4)脂质体可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包埋入脂质体内部的水中,同时插入
 
大分子,就可把药物脂质体定向带到病变细胞所在的位置.
(5)该病毒在图丙中的过程
 
(填图中序号)侵入动物细胞.
(6)图中的病毒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