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分)下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2)的某些基因在亲本细胞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图示中母本高75 cm,父本高45 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母本细胞正处于分裂过程中,则该细胞内可形成_____个四分体。

(2)上述亲本杂交子代F1的高度是____cm,若考虑图中所示全部基因,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55 cm的植株有____种基因型。

(3)若基因E纯合会导致个体死亡,则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为______.

(4)该种植物红花与白花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D、d位于l、2号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为A、a,且D控制色素的合成,A抑制色素的合成。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探究基因A和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_____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____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其长出花朵,观察统计花的颜色及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的_____,说明A、a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_____,说明A、a位于1、2号染色体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除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B. 疟原虫由于寄生在红细胞内,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疟原虫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排除细胞内自噬泡

D. 青蒿素对红细胞营养物质运输的速率不产生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正确的是

A. 小白鼠吸入180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0

B. 用180标记的CO2探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源于CO2

C. 要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可直接用含有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而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______能力的基础。

(2)假如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甲~己六种生物,共构成五条食物链,它们所处营养级情况如下表所示。

物种

营养级

第一

第二

第二

第三

第三

第三、四

①已知该食物网中只有己与戊之间具有竞争和捕食双重关系,且戊捕食的对象只有丙,请在下方框内绘出该生态系统内的食物网。

________。

②若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甲同化的能量为a kJ,乙同化的能量为b kJ,则丙同化能量范围为________。

③若物种己的种群数量为m时,该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则该生态系统中物种已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_。

(3)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而不同种类的信息中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是_______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癌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有类似的自我更新现象,即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后,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仍然保持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未分化状态,而另一个子代细胞则定向分化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自我更新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现象

B. 正常干细胞和癌干细胞的细胞增殖机制不存在任何差异

C. 造血干细胞增殖两次所产生的子细胞中50%是造血干细胞

D. 定向分化的细胞和未分化的细胞内都有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⑨核糖核苷酸→mRNA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西区下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某养鸡场为预防禽流感,给鸡注射疫苗制剂(疫苗制剂的成分:减毒禽流感病毒+生理盐水)。如图是疫苗制剂引发鸡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具有图示成分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图中显示若使细胞③发挥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注射该疫苗的鸡接触禽流感病毒时,图中不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为检测己注射该疫苗的鸡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选取30日龄幼鸡若干,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幼鸡注射____________,第2组每只幼鸡注射3mL生理盐水;两周后,给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预测:与第2组对比,第1组幼鸡体内特有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表述合理的是

A.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由于变量多而无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只设置一组实验但遵循了对照原则

D.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了测交结果是高茎:矮茎=1:1的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地附近有一周期性泛滥的河流,下表为该地区洪水泛溢期间几种小型植食性啮齿类动物数量百分比和遭猛禽捕食的频率(用猛禽吐出残食中出现的频率表示):

(1)在该地区,调查表中各种群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各种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猛禽的存在会_________________这种关系。

(3)洪水泛溢期,啮齿类动物往往集中于未被水淹的“小岛”,在“小岛”上具有良好的隐蔽场所,不易被捕食。啮齿类动物能否到达“小岛”与其是否具有游泳本领和攀缘能力有关,从表中数据分析,拥有较强游泳或攀援能力的啮齿类动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当洪水退去后,该地区的群落会发生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