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是适宜环境中大豆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图解,图乙是某研究小组在25℃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的温度为30℃),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过程发生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与还原剂,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有机物合成的场所是_____。若将该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将部分气孔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物质B的含量变是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图中a点叫做_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至30℃,则b点向________侧移动(填左 或右),呼吸速率曲线向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三碳化合物 叶绿体基质 减少 光补偿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对应的光照强度 左移 上移

【解析】

据图图甲:该图是暗反应过程图,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其中A是五碳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2个三碳化合物B,三碳化合物B还原形成五碳化合物A和有机物,三碳化合物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NADPH、ATP,因此C是NADPH。
图乙:该曲线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由题图曲线可知,光照强度变化,呼吸速率不变,说明光照强度不影响呼吸作用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大,光合速率增大,当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等,a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对应的光照强度,是光的补偿点,b点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最低光照强度,是光的饱和点。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三碳化合物,有机物合成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若将该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光反应增强,产生[H]、ATP增加,三碳化合物还原速度加快,同时叶片上的气孔将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形成的三碳化合物B减少,所以此时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减少。

(2)a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对应的光照强度,是光的补偿点。

(3)乙曲线是25℃条件下的曲线,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到30℃,该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25℃,因此光合速率下降,能利用的最大光照强度减小,所以b点左移。温度升高至30℃后,达到了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因此呼吸强度增大,呼吸速率曲线上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①~④表示细胞内4种有机分子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细胞中没有①也能产生③

B. ②具有特异性,每种②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C. ③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a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④的全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b为腺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表示几种化合物间的关系,乙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中a分子的结构通式:________

2)将C1C2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属于C2特有的物质是_______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图乙细胞中的[1]是两条细线,这两条细线是两层_______(填“磷脂分子”或“磷脂双分子层”)。

4)肺炎双球菌与图乙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肺炎双球菌_______

5)图乙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数字标号)。

6)图乙细胞中的[6]________(填数字标号)的形成有关。

7)若图乙是洋葱根尖细胞,欲观察[9],需用________染色;若将[9]用胰蛋白酶处理会获得长丝状物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利用牛乳腺生产人生长激素的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过程需要__________酶.③是_____________文库。含有启动子的是______________(填“目的基因Ⅰ”或“目的基因Ⅱ”).

2)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____________酶,为牛的______________b过程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

图示过程中,为使人生长激素基因在牛乳腺细胞中表达,需将该基因与____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

4)检测人生长激素基因在牛的乳腺细胞中是否转录需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检测人生长激素基因在牛的乳腺细胞中是否翻译需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各成分中甲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 生病后,静脉注射溶液会从甲进入乙

C. 甲和肝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D. 甲、乙、丙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六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去皮之后,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其重量,增减的重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关系如图.据图判断,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与下列哪项最为接近( )

A. 0.4 B. 0.8 C. 1.0 D.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大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均小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B. CO2浓度在b~c之间时,曲线甲、乙、丙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持续增高

C. 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甲、乙、丙三者的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均不再是CO2浓度,而是光强这一因素

D. 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考虑光强这一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下列液体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 其中A液与BC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

3)写出图2中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

4)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