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7. (2014 •浙江温州中学期末) 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 ,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 鹉作为亲本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相互交配,其 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比例为6 : 3 : 2 : 1,则R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 × aabb   D. AaBb × 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有DNA_________个,其子细胞为_________

(2)D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期,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的图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某草原上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了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将草原划分为进行研究。两年后的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放牧强度

多样性指标

物种丰富度指数

物种均匀度指数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无放牧区

14.11

0.72

0.93

轻度放牧区

16.50

0.75

0.94

中度放牧区

15.63

0.69

0.90

重度放牧区

13.90

0.69

0.89

65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该草原所有的羽茅植株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__

66.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等不同草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通过比较这些草种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以显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这提供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证据。

67.对研究结果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  )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

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C多样性指标越来越高

C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

E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细胞中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是

A.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卵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

B.所有细胞都可以见到染色体

C.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D.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Ⅰ.(10分)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CO2固定的部位。

(3)某同学测定30d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3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2.1mg·g-1、3.9 mg·g-1、4.1 mg·g-1。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4分)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1)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若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甜菜夜蛾幼虫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两份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一份经发酵做玉米馒头,另一份煮玉米粥,这两份食物中所含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纤维素分解菌可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

向肠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NaCl

10 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

1mL

3mL

5mL

9.9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_________;丙组从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_____________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