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比热带草原强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 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洋葱(2n=16)是一种二倍体植物。某小组利用洋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室温下,用清水培养洋葱。待根长出约0.5cm时,将洋葱分组,并转入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中,分别培养12、24、48、72h。

②剪取根尖约0.5~1cm,用清水清洗并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冲洗后放入盐酸中处理。

③取出根尖,用清水漂洗,然后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

④制片并做压片处理,利用显微镜进行镜检。

⑤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四倍体细胞的诱导率(%)如表1、表2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分裂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

秋水仙素浓度(%)

处理时间/h

12

24

48

72

0.05

32.6

23.3

19.4

17.2

0.1

23.5

19.8

15.3

10.3

0.2

2.5

0.3

0.0

0.0

表2 洋葱根尖四倍体细胞的诱导率(四倍体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

秋水仙素浓度(%)

处理时间/h

12

24

48

72

0.05

18.7

22.6

26.1

32.2

0.1

20.0

32.5

39.0

43.2

0.2

17.7

30.0

35.8

40.2

(1)实验步骤③中,漂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良苯酚品红是一种______性染料。

(2)表1数据中,洋葱细胞周期相对最短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2数据中,最容易出现四倍体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1、表2中的数据表明,秋水仙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为使结论更具有可靠性,表中还应有一组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两性花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T/t,R/r)控制,基因组成与花的颜色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组成

T_RR

T_Rr

其余基因组成

花的颜色

紫色

红色

白色

回答下列间题:

(1)基因型为TtRr的植株,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请参照甲图,画出另外两种类型(竖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_____________。

类型编号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若用测交实验来探究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则应选用基因型为_________的植株进行测交,如果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同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不同对同源染色体”)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假设这两对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TtRr的植株为亲本自交,F1中开白色花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F1中所有开紫色花的植株再自交,则F2中开白色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不正确描述是  (   )

A. 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⑤、⑥、⑦、⑧对应的碱基依次为A、G、C、T

D. ⑨表示两个氢键,两条链之间键数越多DNA分子越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

A.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B. 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C.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存甲、乙两地森林因某种因素均遭到破坏。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

B.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 苔藓会比地衣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它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的同化量应包括自身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能量,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过程越激烈,其用于繁殖的能量分配百分比相对就越_______。

(2)图中情况________(填A、B、C或D)最可能代表群落演替早期的一般情形,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

(3)从上图分析,为防治农田鼠害,可考虑引入__________(填“食物竞争”、“捕食”、“食物竞争或捕食”)关系的动物,使其能量分配向情况______转变,从而达到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超级全能生》浙江省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1),以及番茄品种甲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2)。(注:光补偿点指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含水量对甲、乙两种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B. 气孔导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 番茄在土壤含水量为50%的条件下,比含水量在90%条件下的光补偿点低

D. 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02浓度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结构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3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

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把鲮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4.2 cm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增重24 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kg。

(3)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放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放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 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