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 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 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 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C

【解析】

根据杂交组合1可知,刚毛为显性,截毛为隐性,分别用B、b表示;根据杂交组合2、3子代性状可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伴X隐性遗传特点是隐性母本将隐性性状遗传给子代雄性个体,而杂交组合3F1中雄性都是刚毛,说明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A正确;

B. 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B正确;

C. 杂交组合2中,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则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两种情况下F1结果相同因此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C错误

D. 杂交组合3中,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故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物圈中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成分是

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生产者和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 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组,其原因是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 ,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 。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组和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组(大于/小于/等于)组;去顶8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组,请对些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且Ⅰ、Ⅱ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

C.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己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基因重组范畴

C. 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

D. 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 为B_V_的比例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相同条件下,洋葱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产生新的基因

A.花药B.根尖分生区C.茎尖分生区D.根尖成熟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脂质的种类有多种,功能也各不相同。下列不属于脂质生物学功能的是

A. 参与生物膜的构建 B. 对植物细胞有保护作用

C. 贮存能量 D. 传递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生物(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以及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b时期细胞主要进行的活动是________

(2)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上述细胞后,所有处于b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在____小时之内可持续检测到被标记的分裂期细胞。

(4)另有某种生物(乙)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分裂期时长为1.9 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细胞更合适,因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作用的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