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 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 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一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一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一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一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末统计数量。

(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组和 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每空1分)。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同学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 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A和aa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

②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校联考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艾弗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

B.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的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

C.艾弗里的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只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了S型细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校联考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③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④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⑤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比正常细胞少

B. 若是肝细胞的细胞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O2、CO2

C. 若是肠腺细胞膜,则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

D. 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甘油以b方式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模拟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威胁严重的心律失调疾病,其致病机理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有关真核细胞核及核孔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控制着细胞核内外某些物质的运输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因而红细胞的代谢较弱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仁及核膜不一定发生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