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用牛肉膏蛋白胨这种通用培养基

B. 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可用无氮培养基

C. 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异养厌氧型

D. 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特殊营养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培养微生物的条件,根据选项涉及的微生物回忆培养条件进行判断。

病毒是寄生在细胞内的,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必须先培养细胞再培养病毒,A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菌非固氮菌,分离时用无有机碳的培养基,不能用无氮培养基,B错误;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厌氧异养型,C正确;生长因子是有机物而不是无机物,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环境中分别进行以下两项实验。

(1)将被切下来的胚芽鞘顶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和B,紧贴在胚芽鞘顶端C的切面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端的胚芽鞘 D及胚根 E上(已知胚根比胚芽对生长素的浓度更敏感)。实验装置如下图:

再经过数小时后,胚芽鞘D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胚根E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如下图所示。在旋转器以适宜的速度旋转数小时后,将琼脂块X和Y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端的胚芽鞘G上。

经数小时后,胚芽鞘G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参加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生成葡萄糖

B. 胰岛素能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

C. ab分别表示的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D. 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是血糖浓度变化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种P1、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叶片叶肉细胞中产出O2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净光合速率可通过测定叶片的_________来表示(答出一条即可)。

(4)据图分析,两个新品种中_________更有推广的价值,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B. ④的①和③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C. 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①与②B. ②与③C. ①与③D. ②与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氧化后能生成的醛有( )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在低温下会失去活性

C. 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某小组用14CO2饲喂孕穗期的水稻叶片,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用适宜浓度的BR喷施水稻叶片,定时测定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1;

实验二:用不同浓度的BR喷施水稻叶片,测定收获期籽粒14C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2。

(1)实验一说明,适宜浓度的BR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用14CO2研究籽粒中放射性强度的方法叫____________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实验二说明,喷施BR能________(促进/抑制)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BR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尚不能确定BR作用的最佳浓度,请补充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