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①至④代表过程,A至C代表结构或细胞):

(1)这种新型疫苗,在免疫学中属于
 
,图中可看出该疫苗的化学本质是
 
.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是DNA连接酶,所形成的B叫做
 

(2)②过程常用
 
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
 
细胞,利于完成转化过程.
(3)图中③过程叫做脱分化,④过程叫做
 
,将叶盘培养成草莓幼苗的技术的原理是
 

(4)②过程采用最多的是农杆菌,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
 
的方法来检测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的抗原.
(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专题: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具有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B表示重组质粒,C表示愈伤组织;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③表示用农杆菌感染受体细胞,④表示植物组织培养.
解答: 解:(1)新型疫苗在免疫学中属于抗原,该疫苗由基因控制合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具有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与质粒(上有切口,表示已被限制酶切割)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
(2)图中②过程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由于受体细胞是细菌,常用Ca2+处理使其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细胞,以完成转化过程.
(3)图中③过程是让叶盘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再经④再分化形成幼苗,此过程叫做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检查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抗原,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如出现杂交带,表明已出现相应产物.
(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故答案为:
(1)抗原    蛋白质     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  重组DNA ) 
(2)CaCl2溶液(或Ca2+)     感受态
(3)再分化(错字不给分)  细胞的全能性
(4)抗原-抗体杂交          
(5)转化
点评:本题以乙肝疫苗为素材,考查基因工程步骤和植物组织培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种子萌发时释放CO2的量大于吸入O2的量,乙种子萌发时吸入O2的量大于释放CO2的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甲的呼吸底物有糖类和脂肪,乙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
B、甲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乙的呼吸底物有糖类和脂肪
C、甲的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乙的呼吸消耗脂肪的量大于糖类
D、甲的呼吸消耗脂肪的量大于糖类,乙的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有关病毒及病毒免疫的问题.
如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1)图中⑨表示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细胞的
 
过程.
(2)图中物质b的作用是
 
,D细胞的名称是
 

(3)对侵入到人体细胞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体往往先通过图中
 
(填标号)过程使病毒暴露易于被识别,再通过图中
 
(填标号)过程予以消灭.
(4)据图分析,甲型H1N1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与正常人体细胞合成蛋白质过程相比较,主要区别是
 

(5)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GFP基因,通常采用
 
技术.
(2)过程①是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为使GFP基因在小鼠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GFP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
 
 
之间.
(3)③过程在使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时,通常需要加入
 
等天然成分.
(4)②过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是
 
;在个体水平上检测GFP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
 

(5)④过程通过
 
技术实现.科学家欲获得多个相同性状的绿色荧光小鼠,则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
 
,将其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用分割针进行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
 
.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加入
 

(2)α-淀粉酶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的原因是
 

(3)除了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工程菌之外,还可用DNA杂交技术直接鉴定带有重组质粒的酵母菌.具体操作如图乙所示,结合图乙回答一下问题.

利用PCR技术制备DNA探针,需加入
 
才能是DNA探针具有放射性.如何根据放射性自显影结果做出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型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因缺乏凝血因子Ⅷ常发生出血不止的现象,危及患者生命,而救治的主要措施就是给他输入凝血因子Ⅷ.运用基因工程及胚胎工程知识回答与凝血因子Ⅷ的生产相关的问题.
(1)基因工程中培养能产生人凝血因子Ⅷ的转基因羊时,科学家将人凝血因子Ⅷ的基因与羊乳腺蛋白基因的
 
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
 
方法,导入羊的受精卵中.
(2)在制作受精卵时,活体采卵前要先用
 
对母羊进行处理,促进其多排卵.在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
 

(3)完成体外受精后,受精卵还要进行体外培养,培养液的主要成分除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
 
等营养成分,以及
 
等物质.
(4)为提高转基因羊的繁育效率,常采用
 
的方法获得多个相同的胚胎.
(5)培育成功的转基因羊在性成熟后,就可形成一个以乳腺为基础的人凝血因子Ⅷ发生器,请写出乳腺细胞中人凝血因子Ⅷ基因表达的全过程:
 
最后从羊奶中分离出人凝血因子Ⅷ,再进一步加工生产,满足临床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
 
.④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工程技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他子后形成的末端为 ,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4)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图2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2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Ⅰ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5)检测“华恢1号”抗虫性状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英国和日本两位科学家因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万能细胞)”而获诺贝尔奖.右图是“万能细胞”的诞生过程(图中来自胚胎干细胞的OCT4、SOX2、NANOG和LIN28等基因决定细胞“全能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位科学家的研究用到了
 
 
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2)获得大量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技术.图中病毒的作用是
 
.为方便筛选,在重组病毒中除了插入的目的基因外,还应有
 
基因.
(3)将重组病毒导入皮肤细胞后,要通过
 
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重组到皮肤细胞的
 
 上.
(4)图中由皮肤细胞到“万能细胞”的“改造”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
 
过程,在培养“万能细胞”的培养液中除水分、无机盐、葡萄糖、生长因子等物质外,
还必须另外添加
 

(5)“万能细胞”在功能上具有
 
,你认为研究“万能细胞”有何实践意义
 
.(至少答出2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秸秆还田后堆放应是利用秸秆的最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不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D、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