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初步鉴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A.重铬酸钾
B.酚红指示剂
C.CR
D.结晶紫

【答案】B
【解析】解:A、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A错误;
B、酚红指示剂可用于检测分解尿素的细菌,B正确;
C、CR是一种刺激性化学毒剂,不能用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C错误;
D、结晶紫是一种组织或细胞染色时常用的可以把细胞核染成深紫色的染色液,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 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 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β-淀粉样蛋白(Aβ)由神经细胞分泌,在脑内可以形成老年斑,对神经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可诱发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症,简称AD),因此清除脑内Aβ是目前防治AD的重要策略。

(1)β-淀粉样蛋白前体是在细胞的______合成,经______加工后生成β-淀粉样蛋白,以______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2)白细胞介素33(IL-33)是2005年被发现的一种多功能蛋白质,研究发现:与正常人比较,AD患者脑内的IL-33表达水平大大降低。为探究IL-33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① 将6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其中50只改造成患AD的模型鼠,其余10只为正常对照组。将正常鼠和模型鼠逐只放入大鼠跳台箱中,使大鼠学习逃避被电击,24h后进行记忆测试。与正常鼠比较,模型鼠的错误次数增多,首次出现错误的时间明显缩短,表明:_____________

② 将5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零剂量、极低、低、中和高剂量IL-33组,分别注射等量不同浓度的 IL-33。正常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以排除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 测定各组鼠脑组织中Aβ和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的水平,结果如下表所示。Aβ检测结果显示:___________;Th2检测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表明:IL-33可通过增强神经胶质细胞吞噬 Aβ来保护大脑神经元免受损伤。Aβ作为______被识别,使得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数量增多。B细胞在Th2协助下活化,产生的_____与Aβ结合,促进Aβ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_______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A)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B)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

(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__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___________方向的不同,导致___________向不同方向积累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分离方法不同

B. 图中的A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

C. 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D.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子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代表的物质最可能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

B. 乙图中的①②③分别彻底水解,最终产物的种类均相同

C. 丙图中的虚线表示氢键,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

D. 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梯度稀释过程中用移液管把菌液从一支试管转移到下一支试管后,要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吹吸三次,其目的是(
A.增加试管内的溶氧量
B.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C.使试管中菌液的浓度降低
D.使细菌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的名称是__________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填序号)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原因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都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必须维持在特定的空间结构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

B.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但不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C.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D.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