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生物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将相同数量的黑藻分别浸在加有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冷光源)作为光源,调节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CO2的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__________;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2)分析图乙,第二天中_____点(填字母)时,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图乙中,F点比GC3含量_____;如果_____(用S1S5及运算符号表示),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不能生长。

4)若将图乙中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1h,质量减少1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质量比暗处理前增加3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mg/h

【答案】温度 光照强度 左移 I S1+S3+S5S2+S4 3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灯泡与试管距离较小时,三条曲线平行,说明此区段光照强度不影响气泡,而温度改变则气泡明显变化,则限制A点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温度;BC段时,三条曲线重合,说明温度不是限制因素,此区段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B点没有产生气泡,说明达到光补偿点,该藻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图乙表示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CO2的变化,即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点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温度,C点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为光补偿点,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叶绿素合成不足,光反应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因此B点将左移。

2)图乙中,横轴以上围成的面积表示白天有机物的积累量,横轴以下围成的面积表示夜间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故第二天中I点时,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图中第一天光照不足,光合作用较低,导致S2明显小于S4。曲线与横轴以下围成的面积表示有机物的消耗量,横轴以上围成的面积表示白天有机物的积累量,故如果S1+S3+S5S2+S4,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不能生长。

(4)暗处理1h,重量减少1mg,则呼吸速率为1mg/h;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3mg,则比暗处理后增加3+1=4mg,故净光合速率为4÷2=2 mg/h,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1=3 mg/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上述实验中萘乙酸浓度在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具体数值)的范围内具有促进生根的效应,图中数据还体现了萘乙酸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3)萘乙酸虽然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但不属于植物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与萘乙酸作用相似的生长素,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可以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柯萨奇病毒就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柯萨奇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发热,体温维持在38.5℃左右,此时产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散热量。

(2)机体感知到致病细菌侵入后,在位于______________调控下,病人骨骼肌收缩加大产热,从而发生颤抖。最终引起_______激素(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由于细胞耗氧量增大,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____含量增高,病人肌肉酸痛。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位于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____________激素释放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导致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人体体内的激素一经___________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请根据以下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Alu

EcoRI

PstI

SmaI

切割位点

AG↓CT

G↓AATTC

CTGCA↓G

CCC↓GGG

TC↑GA

CTTAA↑G

G↑ACGTC

GGG↑CCC

(1)一个图1中所示的质粒SEcoRISmaI切割后,形成的片段最多含有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若对图1中的质粒S进行改造,插入的SmaI酶切位点越多,则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_

(2)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CR过程中设计一对与含有抗原基因DNA片段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称为引物对),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______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____而造成引物1与引物2相结合。

(4)重组质粒T(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目的基因、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原点,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外源基因进入马铃薯细胞内并且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5)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如果采用EcoRⅠ、AluⅠ和PstⅠ酶切,会得到_________DNA片段。

(6)抗原基因能否在马铃薯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少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 )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 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 t2时酶失去活性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下降

B.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C.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

D.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神经细胞膜、肌肉细胞膜两侧离子的分布不平衡。下表表示的是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大小(单位:mmol/L

离子种类

Na

K

其他阳离子

其他阴离子

细胞内部

10

140

a

c

细胞外部

150

4

b

d

1)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________来维持。

2)研究发现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据此可推导出细胞内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能维持上述水平,其主要的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了离子的出入。

4)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对NaK的通透性情况。

①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

②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