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l)t1时给予图示处理,短时内ADP与ATP的比值将 _____。t2一t3,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

(2)t3- t4,光照强度不变,光反应速率将____,原因是____。

(3)若t3时用14C标记的14CO2进行该实验,然后追踪放射性,其在叶绿体中的主要转变途径为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B. 人工诱导产生的基因突变一定是有利的

C.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 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彼此容易分开

B. 用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C. 用清水漂洗约10min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料,便于观察

D. 制片时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3月质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依据下列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希尔将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具有氢受体的水溶液中,给予光照后有氧气放出。反应的过程如下:

DCPIP(蓝色)+H2O DCPIP—H2(无色)+O2

(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能使DCPIP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合物是_________ ,该物质在_______中产生。

②若上述反应过程在密闭条件下的蒸馏水中进行,则容器中O2浓度不能持续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小球藻和培养液,先通入18O2,后给予适宜的光照,一段时间后,在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中能否检测到18O?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的基因导入羊的乳腺上皮细胞中,再利用核移植技术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羊,其乳汁含有hALR。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的肝细胞中获取所有mRNA,并以此为模板反转录产生多种____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该受体菌群体叫做人的____文库,从该文库中获得hALR基因,这样获得的基因与人的肝细胞中的hALR基因相比____(有/没有)区别。

(2)得到hALR基因后,若要较快地得到大量的hALR基因,一般采用PCR技术扩增。扩增过程包括:目的基因解链为单链、_________、在____酶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3)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_______。

(4)人的hALR基因能够在羊乳腺细胞表达出相同的hALR,说明所有生物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实例不属于免疫学应用的是

A.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

B. 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成活率

C. 一个人被蛇咬了注射抗蛇毒素

D. 亲子鉴定时采用DNA指纹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小球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采用一定方法分离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中盛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乙中盛有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当处于充足光照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两支试管内都会产生气泡。请分析同答:

(1)提取小球藻叶绿体中色素并分离过程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光,其分子中含有____(填“Fe”、“Ca”“Mg”)。

(2)从小球藻细胞中分离得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常用方法是 ___。

(3)甲中的气泡产生于光合作用的 ___阶段,该阶段同时产生的NADPH转移途径是____;乙中的气体可使____水溶液由蓝变绿冉变黄。

(4)若原实验在黑暗且其他条件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则甲、乙两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___,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群落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 裸岩上演替的草本植物阶段,也有乔木的种子迁入,但不适合生长

C. 群落演替的本质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演变的过程

D. 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Jason DeJong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氏芽孢杆菌的细菌,这种细菌能使方解石(碳酸钙)沉积在沙砾周围,从而将它们胶合固定在一起。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向松散液态的沙砾中注射培养的细菌、附加营养和氧气,这些松散液态的沙砾就能转化为固态。固态的沙砾有助于稳固地球从而达到预防地震的目的。下列有关巴氏芽孢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巴氏芽孢杆菌有核膜

B. 巴氏芽孢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厌氧型

C. 巴氏芽孢杆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

D. 巴氏芽孢杆菌无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