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甲图),转至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下图为离心结果模拟图。已知大肠杆菌DNA中胞嘧啶个数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繁殖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C. 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40分钟

D. 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X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水葫芦在20世纪初期作为观赏花卉引入中国,但是后来泛滥成灾,导致当地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回答下列问题。

(1)水葫芦能吸收水体中的N、P等无机盐,在水体富营养化时,能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繁殖,这是因为二者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水葫芦的这一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 价值。

(2)水葫芦引入后,由于条件适宜,在该地迅速繁殖,若在5公顷的水域面积内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为56万株,则该地的水葫芦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时种群数量的增长最快,短期内的增长曲线大致呈_____型增长。

(3)研究人员发现,栖息有海牛的水域内水葫芦的数量不多,这是因为海牛喜食水葫芦,且食量惊人。该食物链中海牛处于第_____营养级,理论上海牛最多能获得水葫芦同化量的____%

(4)现在有人提出以水葫芦为材料,生产沼气为人类利用。该措施体现了人类对____________的调整,使能量____________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变异和遗传病的叙述,正确是(  )

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

⑤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⑥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没有影响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B. 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慢

C. 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慢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D. 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2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北温带某湖泊自上而下的分层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该湖泊这种分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其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__________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2)人们使用油漆涂于船只的表面,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进人水体造成污染,该污染物通过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如果该湖泊受到了较大污染,鱼类数量减少,死鱼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的死亡,这个调节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3)科研小组对流入该湖泊中某种鱼种群的能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能量去向

摄入食物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作用散失

能量值/kJ·cm-2·a-1

51.6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该鱼种群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kJ·cm-2·a-1.若要调査该湖泊中这种鱼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2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人碘-碘化钾溶液,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变蓝色

B. 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人双缩脲A、B试剂,需加热后溶液变紫色

C. 梨汁中加人本尼迪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D. 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2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呼吸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只发生在

A. 细胞有氧时 B. 细胞缺氧时 C. 线粒体内 D. 细胞溶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该家族中的某些个体为甲病和乙病(皆为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已知2号个体是纯合子(若相关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男性中可视为纯合子)。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1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8号 ,3号和4号个体生下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为1/8

C. 若甲病是正常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致病基因表达时,翻译产生的肽链不一定改变

D. 若乙病是致病基因的启动部位发生改变导致的,则该部位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因而不能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上海市高三等级考试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

现有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甲和乙,及非转基因棉品种丙。在花蕾期对叶片中色素、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左图)、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右图)进行了测量。对叶绿素总量测量结果为:甲>丙>乙;叶绿素a/b测量結果:甲>丙>乙。

(1)用纸层析法分离三个品种棉花的叶绿素,则在纸层析的结果中,理论上蓝绿色与黄绿色带宽比值最大的是品种__________。这些色素分布于__________,能被光能活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以12:30为界,比较转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左图和右图,总结胞间C02浓度与非转基因棉净光合速率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左图和右图,图中阴影所示区段,影响转基因棉乙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有:______。

①胞间C02浓度 ②光强 ③温度 ④光质

(5)有人依据转BT基因棉花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非转基因棉花,推测BT基因与棉花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

①BT基因抑制了转基因棉的细胞呼吸

②BT基因促进了转基因的细胞呼吸

③BT基因抑制了转基因棉的光合作用

④BT基因促进非转基因的光合作用

⑤BT基因促进了转基因棉的光合作用

⑥BT基因抑制非转基因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