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有关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B.可用DNA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与转录
C.导入Bt毒蛋白基因的植株一定具有抗虫特性
D.使棉铃虫摄食后死亡的植株一定具有抗虫特性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A、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A正确;
B、DNA探针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也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形成mRNA(采用分子杂交技术),B正确;
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成功表达,因此导入Bt毒蛋白基因的植株不一定具有抗虫特性,C错误;
D、使棉铃虫摄食后死亡的植株一定具有抗虫特性,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等基础知识,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B.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来影响叶片脱落率的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D.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降低脱落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植物的花的颜色有红色和白色,其红花的颜色深浅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C与c)控制,显性基因有加深红色的作用,且作用效果相同,具有累积效应,完全隐性的个体开白花,亲本的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问答下列问题:
(1)F1中颜色最深的个体自交,理论上F2的表现型有5种,其比例为1:4:6:4:1(按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其中颜色最深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CC.
(2)该种植物花的位置有顶生与腋生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顶生,其他情况下为腋生.已知其中一对等位基因B、b位于1、2号染色体上,要确定另一对等位基因D、d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BBDD和bbdd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F1植株自交交,得到F2
第三步:观察统计F2植株花的位置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腋生花:顶生花=15:1,说明等位基因D、d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腋生花:顶生花=3:1,说明等位基因D、d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某种植物紫色和红色色素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合成了红色中间产物就开红花,合成了紫色物质就开紫花,否则开白花.

(1)A(a)基因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队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白花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frac{1}{2}$,子一代植株中紫花:红花:白花比例为9:3:4;将子一代全部红花植株再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红花=1:5.
(2)欲确定子一代紫花的基因型,可以将子一代紫花与基因型aabb的白花进行测交,若测交子代出现紫花:红花:白花=1:1:2,则该紫花基因型为AaBb.
(3)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睑性状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表:请分析表中情况,并回答下列问题: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双亲全为双眼皮双亲中只有一个双眼皮双亲中全为单眼皮
双眼皮数120120
单眼皮教74112全部子代均为单眼皮
①根据表中第一组婚配调查,可判断眼睑形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单眼皮.
②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第一组:AA×AA、AA×Aa、Aa×Aa.第二组:AA×aa、Aa×aa.第三组:aa×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D.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累积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各种元素或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糖类、脂质;元素C、O、H、N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元素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元素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元素C、O、H、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士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该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内的核酸完全相同
B.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C.诱导重编程为hiHep细胞过程发生了细胞的畸形分化
D.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问题

 (1)如图1是某个生物体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根据分裂图可判断此生物是动物,依据是有中心体无细胞壁.若要观察染色体,最好观察图丙细胞所在时期的染色体,细胞乙内含有的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具体数量分别是8、0、8.
 (2)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此时期主要的物质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若是植物细胞,在细胞分裂的末期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3)“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离,为了便于染色,解离后需要的操作步骤是漂洗.
(4)如图2所示示意图分别表示该动物某个组织中的细胞分裂图象及如图3所示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DNA含量的关系(细胞类型图),请分析并回答:
分析图2可知该图象来自于动物的卵巢组织,依据是图中的细胞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正常情况下,图2中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 细胞类型图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填字母),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类型b中.图中类型a的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若某一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狗的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葡萄糖糖耐量(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受损(IGT)患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潜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上用口服葡萄糖进行糖耐量检测的过程如下:
①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
②检测当日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
③抽血5min后口服葡萄糖75g(溶于200~300mL水中),时间记为0;
④服糖后每隔30min各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将检测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请回答:

(1)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的原因是防止进食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影响实验结果.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口服葡萄糖30min后迅速下降,在此过程中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有肝脏和骨骼肌,调节其分泌的途径有血糖浓度上升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B细胞.
(3)IGT患者血糖浓度变化与正常人相比具有的特点是血糖浓度高,下降速度慢.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体内胰岛素作用效率低,则IGT患者的胰岛素水平高于(选填“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
(4)某糖尿病患者因效应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B细胞数量比正常人的明显偏低.该种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