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 (2014 •江西重点中学联考)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 肠杆菌”的实验(T2噻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 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再设计一组用35 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人32P标记的无机盐

   D. 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 中出现放射性,一定是感染时间太长,子代菌体释放造成的

14. B

14. B解析: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都不 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若要达到实验目 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 S标记噬菌体的实 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B正确;图 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 的,其内的关键成分是大肠杆菌和培养液 都不能加人带标记的成分,C错;若本组实 验B(上清液) 中出现放射性,也可能是噬 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一定是因为感染时间 太长,D错。

题目来源:2016年轻巧夺冠直通书系周测月考直通高考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 > 周测月考卷6 第三、四章阶段性测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0. 下列最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8. (2014 •浙江温州中学期末) 某种蝴蝶紫翅(P) 对黄翅(p) 是显性,绿眼(G) 对白眼 (g) 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 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R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XPPgg

   B. 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Xppgg

   C. 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 ,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D. 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 ,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 (2014 •海南三亚一中期末)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有荚膜的细菌

   B.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C.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DNA分子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D.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9. (2014 •江西重点中学联考) 正常人的正常血红蛋白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异常血红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除此外,其余序列相同) :

……一亮氨酸一苏氨酸一脯氨酸一谷氨酸一谷氨酸1一赖氨酸一……  正常血红蛋白 

……一亮氨酸一苏氨酸脯氨酸一颜氨酸一谷氨酸2—赖氨酸一……  异常血红蛋白 

其中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U、GUC、GUA、GUG。编码正常血红蛋白的基因甲 和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乙之间只相差一对碱基。由以上信息可以推知()

   A. 编码正常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B. 编码谷氨酸1和谷氨酸2的密码子可能不相同

   C. 基因甲中转录链的碱基T被乙中的碱基A替换

   D. 杂合子能同时合成正常血红蛋白和异常血红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B. 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C. 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

   D. 70%的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 3个碱基对,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 (2014 •贵州重点高中期中) 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或d的两种小球,并且各 自的两种小球D和d数量相等的,这分别模拟的是()

   A. F1的基因型是Dd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 F1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D: d=l : 1 

   D. 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D和d的配子比例为1 :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 (2014 •宁夏银川一中月考) (12分)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 及基因组成:I、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 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 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 发生改变。

(2) 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F1自交所得的F2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

(3) 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R自交,减数分裂中I 一甲与I 一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可正常配对,因此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5. (2014 •湖北黄閃模拟)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根本上讲,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B.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C. 只有隔离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D. 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