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③

B.人体的内环境是①②③④

C.④的成分中包括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

D.细胞生活需要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等处于稳态

【答案】D

【解析】

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细胞并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他们周围的环境就是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叫做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同时组织液又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血浆在全身血管中不断流动,再通过胃肠、肾、肺、皮肤等器官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包括Na+K+Ca2+Mg2+等离子以及Cl-HCO3-H2PO4-等负离子,这些离子对于维持血浆的正常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图中④为血浆,①为细胞内液(细胞溶胶),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A、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①细胞溶胶,A错误;

B、人体的内环境是②③④,①为细胞内液,B错误;

C、④为血浆,其成分不包括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C错误;

D、细胞生活需要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等处于稳态,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电流计的两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表面,ab表示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计测得的电位为静息电位

B.a处受到适宜刺激,神经纤维膜通透性改变

C.b处受到适宜刺激,电流计会发生两次偏转

D.a处受到适宜刺激,b处就能产生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生活方式

异养兼性厌氧

异养需氧

异养需氧

异养厌氧

适宜温度

18~25

30~35

15~18

室温

主要用途

酿酒、发面

酿醋、酸奶

制作腐乳

制作泡菜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泰州某中学新建的一个人工湿地:池塘边有一片芦苇滩,池塘底定植了大量睡莲,水中放养了大量鱼类。一段时间后,睡莲全部被鱼吃光,后来学校每天用食堂的剩饭、剩菜饲喂鱼苗,“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等问题又出现了。该校生物兴趣小组尝试将池塘水泵入芦苇滩以净化水质。请分析回答:

1)该池塘中所有生物可以看做是一个________。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监测池塘水质的变化,兴趣小组在每周周六的70012001700三个时间点测定池塘水的pH值,推测pH值最高的时间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改善池塘水质,学校每天上午900开始将池塘水泵入芦苇滩,再从出水口引回,如此循环处理6 h6 h循环水量约为池塘总水量的10%。下表是兴趣小组某天从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采集水样测定的相关指标的结果:

1100

1300

1500

进水口

出水口

进水口

出水口

进水口

出水口

总磷含量

0.39

0.36

0.35

0.31

0.39

0.34

总氮含量

2.19

2.06

2.21

2.02

2.16

1.91

化学耗氧量(COD

10.08

8.42

10.08

8.56

9.35

7.92

①化学耗氧量(COD)是指水体中的有机物等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剂的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据表判断,COD值与污染程度成________

②与进水口比较,出水口的总磷、总氮含量均有所下降的原因是芦苇_________________

③除上述因素之外,芦苇滩生物净化水质的途径还有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请为该校改善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C. 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D. 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花椰菜(2n=18)是人们喜爱的蔬菜,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

1)科研人员分别取紫罗兰叶片和______(填“光照”或“黑暗”)处发芽的花椰菜胚轴,经_________处理后,得到两种原生质体。用______试剂诱导两种原生质体融合,选择特征为___________的细胞,通过_________技术形成试管苗。进一步选择叶片形态特征介于二者之间的植株作为待测植株。

2)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____号为杂种植株。

3)检测筛选到的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发现大多数细胞为28条。取杂种植株部分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约250个细胞的DNA含量,请在图3的框内绘出你的预期结果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的百分比,以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蜘蛛、蟾蜍均属于初级消费者

C.蛇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若使用农药灭杀食草昆虫则猫头鹰的数量可能大幅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人感染病原体会引起发热,发热过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桯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1据图分析,体温调定点上调后,图中激素a_________(填名称)分泌_________(增加/减少),通过_________传递作用于垂体,最终使乙细胞内④⑤过程_________(增强/减弱),产热增加,体温上升。

2据图分析,体温调定点上调后,人体同时对甲细胞进行调控,使体温上升。下列关于甲细胞及其调节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是效应器

B.甲细胞接收的信号分了是神经递质

C.细胞中过程①会加强

D.下丘脑对甲细胞的调控比对乙细胞快

3体温上升期,人体同时会发生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结合图,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温上升到调定点385℃后,到达高温持续期,此时产热与散热过程将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持续期,体内适应于正常体温的酶活性减弱

B.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若流经下丘脑血液的温度超过385℃,产热持续增加

D.使体温调定点下降的药物,可以使发热患者退烧

5当病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汗腺分泌増加B.皮肤血管舒张

C.血糖升高D.抗利尿激素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