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 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C. 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

D. 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答案】C

【解析】

据图该图是一个较复杂的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交错而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可以把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A、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A正确;

B、该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出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两种成分,B正确;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C错误;

D、此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交替形成,鹰为最高营养级,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字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图所示生物其细胞中具有____________,因而能进行________作用,图中除D外还有_____(填字母)也能进行此生理活动。

3AD在结构上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 磷脂 B. 脂肪 C. 核酸 D. 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 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D. 一般情况下,神经元间传递的化学信号,在处起作用后就被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调查某学校附近河流的水质状况,该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测定了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该小组采用的是__________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该实验组将接种好的培养皿在恒温箱中培养时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_

(3)菌落是__________。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__。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河水中该细菌的密度,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除了上述的活菌计数法外,___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由此推测:是甲状腺激素增强了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操作作为对照

A. 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 既不切除甲状腺,也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促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晴天,将密闭在玻璃罩中的某绿色植物置于室外,从凌晨0时开始,定期测定玻璃罩中某种气体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测定的气体是CO2

B.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起始时间是6

C. 9时和12时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等,则9时的呼吸速率小于12

D. 0时相比较,24时该植物的干重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黑暗环境中一植株如图甲,横放一段时间后根、茎的生长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主根生长相对较快说明该处具有顶端优势

B. 图乙中植株根的生长情况可反映生长素的两重性

C. 图甲→图乙能反映植株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点

D. 图乙可推测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某研究所开展了“探究太湖流域寒冷冬季条件下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能力”的项目研究。科研人员在人工模拟条件下利用两种不同水生植物进行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TN、TP分别表示水体中的总氮、总磷的含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常釆用______________法调查不同地区的河道中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并将其从原产地取来后,先置于模拟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过上述处理的每种植物中选取等量植株,均分为三组,置于等量的不同浓度氮、磷的模拟污染水中开始培养,定期检测每组水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含量,同时还需以 ___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并测定其中的相应数据。

(3)实验表明, ____________(填“石菖蒲”或“水芹菜”)对富含____________的污染水体耐受性更强。利用这两种植物修复被污染水体时,需要严格控制水体中NO3-的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种植食性昆虫以石菖蒲、水芹菜为食物。科研小组又对太湖流域的该植食性昆虫种群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 KJ/(cm2·a))。

据表分析,从石菖蒲、水芹菜到植食性昆虫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