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由此造成的局部影响是

A. 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增加 C. 淋巴减少 D. 组织细胞内液增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4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⑤过程全部涉及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图中③、⑤过程不可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

C. 图中所涉及的过程皆由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并完善的

D. 图中涉及碱基A与U(包括U与A)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会永恒延续地进行 B. 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 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 D. 经历的时间比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选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据图分析正确

A. 过程①和②发生的主要场所相同且均需要解旋酶

B. 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就结束

C. 过程③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D. DNA复制时以亲代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出子代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选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

A. 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B.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 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可称生殖隔离

D. 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选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可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且与细胞分裂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 B. 高尔基体 C. 中心体 D. 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3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具有耐寒,喜欢强光,生长快的特点。图1为杨树叶肉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2为杨树植株净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过程①包括的两个阶段是_______和________,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

(2)图2中,b点时杨树植株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若将杨树植株从c点光照强度转移到b点光照强度,短时间内植株体内ATP和C3含量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若给杨树植株提供C18O2,过一段时间后,植株体内出现了18O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图2中h1代表长度刚好为h2代表长度的2倍,若长期保持在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了使杨树植株在24小时内能够正常生长,则一天的日照时间应大于____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骨髓瘤细胞是一种基因缺陷型细胞,其合成核酸的途径能被氨基喋呤阻断。现将从预先注射了某种抗原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多种B淋巴细胞与上述骨髓瘤细胞混合,加入PEG促融后,再加入含氨基喋呤的培养液。若将这些混合物分装于细胞培养板的小孔中培养(如图所示),则小孔中的培养物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 没有活细胞,不产生抗体

B. 没有活细胞,产生抗体

C. 细胞分裂繁殖,产生抗体,能检测到专一性抗体检验

D. 细胞分裂繁殖,产生抗体,不能检测到专一性抗体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是某地区的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不同海拔处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如山脚下生长的阔叶林,山顶上生长着针叶林,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这些植物的分布与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2)食品工厂常年向河流中排放污水,某兴趣小组分别调查了食品工厂和村庄附近河流中生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为村庄附近>食品工厂,可见河流是具备一定的_____________能力。

(3)村庄稻田生态系统总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2是该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图3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J·hm-2·a-1)。

①图2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

②图3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J·hm-2·a-1,B表示___________的能量。

(4)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村庄农田被弃耕多年,最终形成了荒地,田鼠在荒地上大量繁殖。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农田上的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鼠最初呈“J”型增长。该荒地田鼠的数量约为800只,若田鼠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a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b代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