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B.植物蜡和磷脂都属于油脂
C.动物中的糖原和植物中的麦芽糖都属于多糖
D.蛋白质多样性与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及氨基酸空间结构有关

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
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其中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乳糖是动物体内特有的;
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
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解答 解:A、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正确;
B、油脂属于脂肪,磷脂和植物蜡都属于脂质,B错误;
C、麦芽糖是二糖,C错误;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脂质的种类;识记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能够识记并区分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种类;掌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维生素D进入细胞不需载体,也不需消耗能量,主要原因是(  )
A.维生素D本身就是载体B.维生素D是小分子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体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的红细胞说明有特异的识别能力
B.吞噬形成的吞噬泡被溶酶体释放的水解酶降解
C.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的红细胞过程与膜的功能特点无关而与结构特点有关
D.降解衰老红细胞发挥作用的酶包括水解蛋白质、脂质、DNA、RNA的水解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图1中基因型为Aa的子代占所有子代的$\frac{1}{2}$
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或:囊状结构)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去叶程度的增强(或:去叶数量的增多)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去除2片叶.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更充足.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增长趋势一致(均增长).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14CO2(或带有放射性标记的CO2),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顶部2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化过程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是同步的
C.凋亡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D.癌变细胞膜表面粘连蛋白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1-B1段DNA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C1-D1的过程中DNA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粒一分为二,图4对应图1的B1-C1区段.
(2)图2曲线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C2-D2区段,图5对应图2的E2-F2区段.
(3)图3所示的细胞有0个染色单体0个四分体.若染色体①上含A基因,则染色体④上含A或a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由染色体上某个DNA片段缺失所致,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1.以下分析错误(  )
A.决定缺刻翅性状的DNA片段缺失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B.果蝇的白眼和缺刻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上
C.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
D.F1雌雄比为2:1的原因是含缺失DNA片段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猪笼草以其分泌物消化所捕食的昆虫.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蛋白酶.
(2)甲、乙两试管中,乙试管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1cm3瘦肉块+2mL新鲜的分泌物,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和冰水中,2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NaOH和HCl溶液,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放入35℃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5)该同学为鉴定该分泌物含蛋白质,向试管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然后加入2mL新鲜的分泌物,在水浴中加热到60℃以上,观察溶液的颜色.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①不应把双缩脲试剂A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先混合;②不用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