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中4、6、7为色盲,7号色盲基因来源于

A.1号             B.2号            C.4号            D.3号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它的特点是交叉搁代遗传,所以7号色盲基因来源于1号,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色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某些遗传病具有家族性遗传的特征,非家族成员一般也是非携带者。下图是关于两个不同家族的遗传病的图谱。其中乙家族患红绿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该家族系谱图中属于Ⅱ-5个体的旁系血清有________。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卵细胞和________的精于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____

2.图乙中Ⅱ-4的为杂合体的概率________

3.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Ⅱ.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4.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

5.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

6.若基因a和b的交换值为5%,现有白眼异常刚毛的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果蝇所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的比例是XAB∶XAb∶XaB∶X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12年12月,央视报道了“速成鸡”再次挑动消费者的神经。据报道,山东滕州等地白羽鸡养殖户违规使用多种抗生素以及违禁激素药物催长白羽鸡,在此类养鸡场,采取24小时照明并喂食激素,30克的小鸡在40天内长能到6、7斤。为避免鸡死亡,“速成鸡”至少要吃18 种抗生素。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白羽鸡是从白洛克(或白温多得)中选育出来的肉鸡,具有生长迅速,肉块大等优良特点。白羽鸡的培育最可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获得,若白羽属于隐性性状,则其自交后代的羽色为_______________。
(2)光照对于鸡的生长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__信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使其增加啄食时间,从而促进生长,从这个例子中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了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内分泌腺,a、b、c表示相应激素)。若c的含量过高,则会对a和b分泌量产生____________作用,这一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产蛋量,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4)鸡圈养时比散养的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生长得更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若人们经常食用用抗生素培育的鸡肉,抗生素进入人体会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 
B.残留的抗生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C.抗生素是人体产生的一种有效杀灭细菌的球蛋白       
D.家禽饲喂中,要遵照医嘱使用必要的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

下图A-F表示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是否成功还未知。图1和2分别表示两段DNA序列。表格中1-4分别表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_________。

(2)若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甲,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必须加入 ___________。

(3)假设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均如图I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__________进行酶切;若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分别如图I和II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__________ 进行酶切。

(4)假设大肠杆菌突变菌株甲中EPSPS基因的右侧序列如图II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经酶切后产生的两个末端的碱基序列。(2分)

(5)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是某目的基因(4.0kb,1kb=1000对碱基)与大肠杆菌pUC18质粒(2.7kb)重组的示意图。图中Ap′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lacZ是显色基因,其上的EcoR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其控制合成的物质能使菌落呈现蓝色。(图乙中深色圆点即为蓝色菌落)

(6)图乙的培养基中含有氨苄青霉素,请判断图乙中所出现的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中,何种会含有重组质粒。___________。

(7)现用EcoRI酶切质粒,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_________kb和      kb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I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系列问题。(13分)

1.下图中④物质的中文名称是          ,光合作用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       

2.反应①称为______,产生的O2释放到空气中至少要穿过_____层生物膜。

3. 在结构⑨_________中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影响反应⑤过程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4. 在春末晴朗的白天,上海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如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这两种化合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酒精脱色后用碘液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      (深或浅)。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_______。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2

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_______________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点后一位)

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合作用速度

(CO2mg/100cm2叶·小时)

1.0

-2.0

3.0

+2.0

5.0

+6.0

7.0

+10.0

8.0

+12.0

10.0

+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          ,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            不变。

(2)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请绘出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ATCCCGTAA­­TAGGGCATT­      EMS溶液浸泡处理后DNA复制

 (3)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后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水稻品种经处理后光反应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在叶肉细胞内控制光反应酶的相关基因可能分布于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5)已知水稻的穗形受两对等位基因(Sd1和sd1、Sd2和sd2)共同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并表现为基因互作的累加效应,即:基因型为Sd1__Sd2__的植株表现为大穗,基因型为sd1sd1Sd2__、Sd1__sd2sd2的植株均表现为中穗,而基因型为sd1sd1sd2sd2的植株则表现为小穗。某小穗水稻种子经EMS处理后,表现为大穗。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穗品种,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对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