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学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温度处理,然后测量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离子渗漏量(叶片细胞内离子通过细胞膜渗透到细胞外的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

B.植物乙可能生长在热带沙漠地区

C.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可推测离子渗透出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植物甲52℃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植物乙55℃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可见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

A、据图可知:植物甲52℃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植物乙55℃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A正确;
B、据图分析,乙植物的耐高温的能力高于甲,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B正确;
C、根据离子渗透作用,在温度低于52℃时,离子很少渗漏到细胞外,可见细胞需要的离子是不能随便出细胞的,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D、当温度变为52℃时,且开始发生离子渗透,很可能是高温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蛋白质载体变性失活,膜的通透性增大,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公园中生态系统功能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碳循环的角度考虑,图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能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以____________形式通过____________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3)图中的黄雀属于_____________级消费者。蝉和螳螂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蝉、螳螂、黄雀属于不同的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5)公园中由于营养结构比较____________,所以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培养乳酸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可用番茄汁来培养微生物。将番茄汁过滤并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冷却后接种乳酸菌。番茄汁为乳酸菌提供的基本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封玻璃罐前先将蜡烛点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筛选了2种可在pH=3.0条件下生长的乳酸菌菌株进行产酸能力研究,并提取发酵液研究了这2种乳酸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见下表:

编号

pH

酸度(0T

抑菌圈直径(mm

菌株DJ3

3.69

179.1

21.33

菌株DJ4

4.30

109.7

17.72

乳酸溶液

3.70

176.4

17.92

乳酸溶液

4.31

109.5

15.69

空白对照

6.60

15.4

8.64

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乳酸菌发酵液的抑菌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植物X的根系后,对植物X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该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如下曲线。

1)植物X进行光合作用时,暗反应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_(填物质)。用NaCl溶液处理后,推测该植物光合速率减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上升面增大,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升高时的光照强度。据图1推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植物X光饱和点将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2中,丙组光合速率在NaCl溶液处理前后一直不发生变化,其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油料种子萌发时,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油脂储存能量不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

B.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形成了大量ATP

C.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

D.1分子蔗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干扰下,内蒙古高原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度放牧胁迫下,冷蒿依靠生根分蘖萌发能力强等特性,抵抗放牧干扰,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 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

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________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①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冷蒿通过_____________ 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_____________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_____________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

②研究结果还表明,人为干扰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结构,使群落朝向与自然发展不同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项既“快”又“省”的重要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定植和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选用草种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2ATP可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将其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部分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信号分子,其释放的两类物质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证明ATP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

4)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可通过测定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来推测细菌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测得某植物的 CO2 的吸收速率曲线图,关于该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 点产生的原因是夜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弱,CO2 释放减少

B.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是:b,结束光合作用的点是:m

C.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ch,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点:m

D.de 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O2 吸收减少,fh 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