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四组植物材料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四组植物材料可以来自于同一植物个体

B.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 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四组材料中D组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D. 观察过程中如果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所有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同一植物个体中的不同细胞分裂周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组织的细胞,受温度、营养条件、pH等的影响,细胞周期也会不同,A项正确;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视野中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有的细胞不再分裂,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B项正确;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越大,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越多,越容易观察各时期特点,比较图中四组植物材料,D组中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大,故C项正确;实验过程中细胞在解离时就已经死亡,不会再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用0℃和100℃的温度处理淀粉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

A. 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 经过0℃处理的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C. 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D. 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糖类,利用其生产燃料酒精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下列是关于从牛瘤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取一定量牛瘤胃液,添加到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选择培养4天,目的是 , 期间统计微生物的数量,用稀释度为103的样液涂布3个平板,培养后平板上的菌落数35、40、45,计算得出样液中微生物数目为2×105个/mL,则用于涂布的样液是mL.
(2)选择培养后,用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筛选.选取出现透明圈最大的菌落进行扩大培养,再进行发酵产的实验,以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
(3)如图是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纤维二糖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①在用纯化的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时,其产物都能酶的活性,且的作用更强.
②利用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得到糖液,再接种发酵产生酒精,将发酵温度控制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DNA分子双链中碱基对A与T的连接是通过( )连接的。

A. 肽键 B. 磷酸二酯键 C. 氢键 D. 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可以是指

A. 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噬菌体

C. 限制酶、DNA聚合酶、质粒 D. 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 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基因的“针线”是指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蛋白质酶

C. DNA连接酶 D. 运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适宜浓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的萌发

B. 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速率

C. 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

D. 钙和硼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如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则不正确的是

A. 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B点

B. 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

C. 当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D. 该湿地生态系统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