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题文)环境保护

戈壁红驼属于双峰驼品种内的一个品系,它是“草原五畜”( 骆驼、马、牛、绵羊和山羊)中最能涵养生态的一种,红驼走过之地,鼠害都随之减少。特殊的生理机能使它们适应了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红驼吃的是‘走马草’,这里一口那里一口,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遍地丛生的梭梭草是它们的美食。梭梭草是一种杂性恶草,繁殖速度快,需要不定期的进行平茬。下图示意戈壁红驼群和双峰驼主要分布区域。

牧民说红驼不是环境的破坏者,而是荒漠草原戈壁的守护者,为什么?

【答案】①红驼食性广而杂,游走的进食方式有利于保护植被,给植被留出再生的充分时间;②啃食沙生植物嫩枝,防止恶性杂草过度繁殖,抑制梭梭草泛滥;③它的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沙生植物生长;④红驼进食的同时大范围踩塌老鼠的沙窝,能减少草原“鼠灾”;⑤红驼耐旱、喜食盐碱植被,能平衡戈壁荒漠的生态系统。

【解析】考查红驼对荒漠草原戈壁的生态作用。

牧民说红驼是荒漠草原戈壁的守护者,原因读材料可知,红驼食性广而杂,红驼吃的是‘走马草’,这里一口那里一口,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游走的进食方式有利于保护植被;遍地丛生的梭梭草是它们的美食。梭梭草是一种杂性恶草,繁殖速度快,啃食沙生植物嫩枝,防止恶性杂草过渡繁殖,抑制梭梭草泛滥;它的粪便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红驼走过之地,鼠害都随之减少,能减少草原“鼠灾”;红驼耐旱、喜食盐碱植被,能平衡戈壁荒漠的生态系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生产具有特定性能的α-淀粉酶,研究人员从某种海洋细菌中克隆了α-淀粉酶基因(1 656个碱基对),利用基因工程大量制备α-淀粉酶,实验流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α-淀粉酶基因前,需先获得细菌的________

(2)为了便于扩增的DNA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需在引物的________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且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进行扩增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下列选项中________的设定与引物有关,________的设定与扩增片段的长度有关。(填序号)

①变性温度 ②退火温度 ③延伸温度 ④变性时间 ⑤退火时间 ⑥延伸时间

(4)下图表示筛选获得的工程菌中编码α-淀粉酶的mRNA的部分碱基序列:

图中虚线框内mRNA片段包含________个密码子,如虚线框后的序列未知,预测虚线框后的第一个密码子最多有________种。

(5)获得工程菌表达的α-淀粉酶后,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浓度为1%的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测定酶活性,结果如下:

缓冲液

50 mmol/L Na2HPO4-KH2PO4

50 mmol/L Tris-HCl

50 mmol/L Gly-NaOH

pH

6.0

6.5

7.0

7.5

7.5

8.0

8.5

9.0

9.0

9.5

10.0

10.5

酶相对活性%

25.4

40.2

49.8

63.2

70.1

95.5

99.5

85.3

68.1

63.7

41.5

20.8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初步判断该α-淀粉酶活性最高的条件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种群没有性比率 B.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不再增加

C. 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 D. 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乌江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支流,乌江中上游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磷矿石及磷化工基地,2006-2008年和2011-2013年分别在乌江沿河至白马江段对渔获量和鱼类种类进行了统计,结果是鱼获量大幅下降,鱼的种类减少很多。

分析乌江渔业资源受损严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细胞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发生在细胞分裂末期,核膜正在重新构建

B. 乙图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核膜正在解体

C. 甲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该细胞中DNA数一样

D. 处于乙图的细胞一定是有丝分裂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头叶猴独产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喀斯特石山、土山镶嵌的狭小地带,喀斯特地貌(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的石山且有洞穴和石灰岩季雨林植被分布的区域是白头叶猴栖息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居民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每年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猎杀白头叶猴现象时有发生,白头叶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下图示意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

(1)描述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影响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的原因。

(3)简述协调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越冬候鸟和鱼类资源为主要目的,上世纪 70 年代保护区将需水量大、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的欧美黑杨作为护堤防浪生态林引入栽种。 2000 年以来,地方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利用黑杨生长快、用途广、适应性强、利润可观的特点,鼓励栽种黑杨,使其在自然保护区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2017 年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大面积种植黑杨严重损害了洞庭湖自然生态。 2017年 12 月,洞庭湖核心保护区 300 万棵欧美黑杨全部被清理。下图为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待清理的欧美黑杨林。

分析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清理欧美黑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是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F段表示减数分裂,因为细胞分裂后染色体数为n

B. I-J表示受精作用,此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C. AB段可发生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图2细胞对应时期为图1的CD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 内环境之间均可以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

C. 图中④过程需要皮肤、泌尿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

D. 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