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一随机配种的野猪种群中出现了一个矮小个体,实验证明这是常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调查显示36%的野猪体型为矮小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种群有64%正常体型的猪

B.此种群显性等位基因出现的概率为60%

C.此种群含杂合子的概率为16%

D.此种群隐性等位基因出现的概率为4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组成物质A的共同的化学元素有__________,若n个A物质组成m条链,组成某种物质E,该物质E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F为__________,这时B是__________。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物质是__________。

(5)细胞中的G和F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各含有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阴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能与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

B.所有密码子都对应一种氨基酸

C.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

D.转录时的碱基互补配对类型有4种,翻译时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C.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若A代表O2吸收量,可以判断从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若A代表O2释放量,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一定不等于0,D点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

C.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D点不移动

D.若A代表CO2释放量,E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B. 水分子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

C. 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D. 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试验编号

播种方式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

白粉病感染程度

条锈病感染程度

单位面积产量

A品种

B品种

单播

4

0

-

+ + +

+

单播

2

0

-

+ +

+

混播

2

2

+

+

+ + +

单播

0

4

+ + +

-

+

单播

0

2

+ +

-

+ +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F2植株

F3无病植株的比例(%)

实验处理

无菌水

以条锈菌进行感染

以白粉菌进行感染

以条锈菌+白粉菌进行双感染

100

25

0

0

100

100

75

75

100

25

75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