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法”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 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析释放的氧气,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 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用15N标记的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因为核苷酸是构成染色体的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氧地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第一组向小球藻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小球藻提供H2O和C18O2。通过对两组实验释放的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18O2,而第二释放的氧全部是O2。从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美国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用带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产生的新的噬菌体都不带标记。用带35P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产生的新的噬菌体带标记。用32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澳大利亚科学家M.D.Hatch和C.R.Slack在研究玉米、甘蔗等原产热带地区的绿色植物发现,当向这些绿色植物提供14C时,光合作用开始后的1秒内, 90%以上的14C出现在含有四个碳原子的有机酸(C4)中。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4中的14C逐渐减少,而C3中的14C逐渐增多。从而证明在C4植物的光合作用中,CO2中的C原子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

考点:考查同位素标记相关的知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上应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经典实验,并能关注到选项中的一些细节,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选择。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西遂川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法”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析释放的氧气,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三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法”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析释放的氧气,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法”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析释放的氧气,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法”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析释放的氧气,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