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进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 同源染色体联会B. 同源染色体分离

C. 着丝点分裂D. 染色体交叉互换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的行为发生的时期,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的诱导体系能够高效地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的分化。据此回答有关该研究工作的问题:

(1)将胚胎干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向培养液中加入诱导物,两周后镜检发现培养的细胞呈胰岛样细胞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上述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甲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移植实验:将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体内,测小鼠血糖,结果如图乙所示。该实验是否支持胰岛索释放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移植时,需用同一品系的小鼠进行移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胰岛组织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具有____________,从而共同维持机体血糖浓度的稳态。

(5)指出本研究在实践方面的一个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体色中的黄与黑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中的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让体色、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交配,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得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黄毛红眼

黄毛白眼

黑毛红眼

黑毛白眼

雌蝇

4/12

0

2/12

0

雄蝇

2/12

2/12

1/12

1/12

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__________ 染色体上。

(2)亲代雄果蝇基因型是___________;F1雌果蝇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让F1中全部的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雌果蝇产生的卵子的基因型有____种,F2中黑身红眼雄果蝇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4)选取子一代中黑色红眼的纯合雌果蝇与黄色白眼的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请预期实验结果,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复制后的DNA分子组成同源染色体

B. 新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原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C. 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

D. 一个DNA分子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此时该植物是否能表现为生长状态___________(填“是”或“否”),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_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主要来自于

A. 所选蔬菜自身带有的B. 人工加入到泡菜的水中

C. 腌制过程中产生的D. 泡菜坛边缘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粮产区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科技工作者为使其变废为宝研究出利用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为汽车用乙醇汽油提供来源,其大致流程如下(以玉米秸秆为例):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应该选用特定的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到上述的酶? ______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2)若要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某同学对这种微生物培养液进行数量测定,在稀释倍数为105对应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_______________

(4)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菌落数量多,原因是__________

(5)上述流程图中,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生产酒精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携手抗艾,你我同行”,截至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防艾迫在眉睫。对艾滋病的疫苗研究,更是经历了三个“时代”。早期,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自愈者体内采取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髄瘤细胞结合,生产HIV的抗体,具体过程见下图1

(1)通常培养杂交瘤细胞收集到的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HIV自愈者体内提取的抗体相比,培养杂交瘤细胞所获得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后,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了 HIV的疫苗的研制工作中,科学工作者研制的第二代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见下图2

(2)图2中①过程所需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2生产的疫苗接种,其有一定的HIV防疫作用。但不能治愈HIV感染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蛋白质(D4-lg),它能与HIV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从而使HIV失去侵染 T 细胞的能力;腺相关病毒是杆状病毒,无激活复制基因,对人体相对安全。腺相关病毒其基因组中含有常用病毒衣壳基因ren和复制相关蛋白基因can,为安全起见,需要去除复制基因。目前,科学家利用其相关实验研究,实验工作相关信息如下:

(4)目的基因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需要对D4-lg蛋白进行氨基酸种类与序列测定,才能人工合成D4-lg基因。被两种病毒双重感染的T细胞解体的HIV病毒相比入侵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去再感染T细胞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在四种不同浓度的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AL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水解120min,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水解度是指蛋白质分子中被水解的肽键数占总的肽键数的百分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蛋白溶液的浓度与体积

B. 实验中应保持温度与pH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C. 120min后溶液中所有的肽键已被完全水解

D. 大豆蛋白浓度为3%时获得的水解产物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