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 ,如图。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这是群落_____________结构的体现,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曲线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采取_________ 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该措施实施后,湖泊中各生物的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能保持动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业水平检测模拟(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时期5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B.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差异在时期1和4

C. 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是2

D. 染色单体出现的时期是5,消失的时期是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 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 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D.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末期细胞板处聚集较多的细胞器是( )

A.内质网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种类有(  )

A.2种B.4种C.5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017年4月三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五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酵母菌培养液

有氧与无氧、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C

正确操作获得的叶绿体色素深绿色滤液

层析液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D

生长状况相同的多组葡萄枝条

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

插条的生根情况

E

马蛔虫受精卵

永久装片等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上述五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中,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和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B组实验能否达到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目的?_____________。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组实验所得结果发现,滤纸条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偏浅,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5)某同学进行D组实验时,观察发现,浓度为X与浓度为Y的2,4-D溶液作用的两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基本相同,已知X<Y,则浓度为Y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促进/抑制/无影响)。

(6)做E组实验时,某同学观察到如下图视野图像,图中a~e细胞的分裂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观察的细胞中,染色体呈紫色,可见,制作该装片时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017年4月三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 )

A. 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

B. 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一定相同

C. 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D. EBV侵染细胞过程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017年4月三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B. 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C. 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没有O2参加

D. X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农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除去田间杂草,有利于实现该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

C. 增施农家肥能提高产量,是因为促进了该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 防治农业害虫,是为了使能量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