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0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A种植物 B种动物→C种动物,B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60头,则当时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当B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C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A种动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

3)黑线姬鼠是田间常见的一种动物,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现象,那么调查的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_____

4)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__________点;乙曲线上DE这段曲线中,种群年龄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___ 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答案】2.8 /km2 500 由于B种动物以A种植物为食,C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B种动物减少,从而导致A种植物数量也增加 标志重捕法 C 增长型

【解析】

分析信息可知,当Nt+1/Nt>1时,种群数量逐渐增加;Nt+1/Nt=1时,种群数量不变;Nt+1/Nt<1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由直线p表示Nt=Nt+1可知,甲、乙曲线上的点在直线p上方时,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在直线p上时,种群数量不变;在直线p下方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种群数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60÷200km2=2.8 /km2。当B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为K/2=1000/2=500头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C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A种动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B种动物以A种植物为食,C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B种动物减少,从而导致A种植物数量也增加。

3)黑线姬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黑线姬鼠种群大小的估计值为:,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现象,那么调查的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大。

4)由于直线p表示Nt=Nt+1,甲曲线上A点落在直线p上,故Nt=Nt+1,表示种群数量不变;B点在直线p上方,故Nt<Nt+1,表示种群数量上升;C在直线p下方,故Nt>Nt+1,表示种群数量下降。乙曲线上DE这段曲线在直线p上方,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Nt小于a时,乙曲线在直线p上方,种群数量逐渐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甲在直线p下方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因此,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由三倍体种子发育成无子西瓜,与中心体有密切的关系

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上图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胚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雌兔卵巢中某种细胞分裂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过程细胞中一定有氢键断裂

B.B→C过程细胞中一定有交叉互换

C.C→D过程一定与纺锤体有关

D.D→E细胞中X染色体只有1条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野兔被引入某农场后的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农场中野兔的种群时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通过调查所捕获野兔的性别可了解野兔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___,要知道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还需要研究___________(至少答出2项)等种群数量特征。

2B点,野兔的死亡率___________出生率,农场里的野兔种群数量没有呈理想的“J”型曲线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曲线Ⅰ的K值是________________,要使野兔的种群增长曲线由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至少答出2项)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被微生物利用

B.电渣液中的能量可通过过程②流入农作物

C.该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D.该模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 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 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 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31×109

46×108

60×108

153×109

80×107

40×107

23×108

1)图中N点时出生率_________(选填>、<或=)死亡率。若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点)。

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乙型脑炎病毒(JEV)是一种RNA病毒,病毒的E蛋白参与病毒复制过程。研究人员利用 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了二种新型JEV疫苗:DNA疫苗和E蛋白疫苗。图示主要流程。

1研究发现: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或酵母菌时,所形成的E蛋白结构不完全相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两种受体细胞在基因表达时所使用的密码子不同

B.大肠杆菌无细胞核,酵母菌有细胞核可进行基因转录

C.大肠杆菌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无法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

D.两种受体细胞在基因表达时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同

2代表什么过程,所需要的酶是

A.转录 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

B.逆转录 逆转录酶与RNA聚合酶

C.翻译 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

D.逆转录 限制酶与DNA连接酶

3如图表示N质粒和成功导入E蛋白基因的质粒EN。为筛选含EN的菌落,可用含不同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平板培养基进行筛选,现得到ABC三类菌落,生长情况如表。(“+”代表生长,“-”代表不生长)据图和表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B

C

无抗生素

+

+

+

氨苄青霉素

+

+

-

四环素

+

-

-

氨苄青霉素+四环素

+

-

-

A.A菌落细胞被导入了N质粒B.两种抗生素均能抑制E蛋白表达

C.C菌落细胞未被导入任何质粒D.B菌落细胞被导入EN质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进行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图乙代表图甲③中幼苗的弯曲角度(α)与琼脂块上放置胚芽鞘尖端数目(N)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特分离并鉴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开辟了植物研究的新领域

B.本实验中有 2 个自变量,证明了尖端化学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生长

C.图甲各组是否接受单侧光处理,不会影响实验现象

D.若增加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预测图乙曲线将逐渐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