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渥堆”是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一道特殊工序,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在“渥堆”过程中,曲霉、青霉、酵母菌、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使茶叶所含茶多酚等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促使了普洱茶甘滑、醇厚和陈香等良好品质特征的形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用于“渥堆”茶样中细菌的分离,其中的牛肉膏、蛋白胨可为细菌生长主要提供______________。配好的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___法灭菌。接种培养后可根据______________颜色、形态、大小等特征及菌体革兰染色情况细胞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鉴定。

2)下图为“渥堆”茶样分离出的某种微生物亚显微结构意图,可根据图中______________(填序号)结构判断其肯定不是细菌。

3)茶多酚中的儿茶素(C)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作用较弱。研究人员用稀土离子Yb3+对儿茶素(C)进行化学修饰,形成配合物Yb3+C,并探究其抗菌效果。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菌悬液,分别加入等量的CYb3+和一定浓度的Yb3+-C,测定24h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数量变化(用A600值表示,数值越大,表示细菌数量越多),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能最有效缩短灭菌时间。

研究人员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各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

a)未加抗菌剂:细菌菌体较小,其细胞质分布均匀;

bC处理: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不光滑,略显粗糙;

cYb3+处理:细胞质出现较明显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dYb3+-C处理:细胞壁及细胞膜等结构发生破裂,细胞质出现了严重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由此可见,儿茶素(C)作用的主要位点是______________,推测Yb3+-C具有更强抗菌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

【答案】碳源、氮源 高压蒸汽灭菌 菌落 ②③⑥⑦ Yb3+-C 细胞壁和细胞膜(或细胞膜/细胞表面) 儿茶素作用于细胞表面,使Yb3+更容易进入细胞内,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解析】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其中的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碳源、氮源、维生素(特殊营养物质)等营养物质.制备的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进行灭菌。欲将所取的金沙江水样品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计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完成。

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菌落,是指由单个或少数微生物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含有碳(氮)元素且能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利用的一类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氮)源,牛肉膏、蛋白胨营养丰富,可为细菌生长主要提供碳源、氮源。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细菌体积小肉眼看不见,一般通过菌落来鉴定细菌。

2)原核生物仅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且原核生物没有完整的细胞核,②为细胞核,③为内质网,⑥为线粒体,⑦为液泡,因此可根据图中②③⑥⑦结构判断其肯定不是细菌。

3)从图中可知,数值越小,表示细菌数量越少,因此Yb3+-C组能最有效缩短灭菌时间。a和b相比,自变量是是否经C处理,可见,儿茶素(C)作用的主要位点是细胞壁和细胞膜(或细胞膜/细胞表面)。a和c相比,自变量是是否经Yb3+处理,可见,儿茶素Yb3+作用的主要位点是细胞质。结合d组的结果可知,Yb3+-C具有更强抗菌作用的机理可能是儿茶素作用于细胞表面,使Yb3+更容易进入细胞内,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所示为氧气从红细胞①中出来,经过血浆②,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③,再经过组织液④,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⑤中后进入线粒体⑥被需氧呼吸利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通过各生物膜的方式均为扩散

B. 根据氧气运动方向,氧气浓度最高处应为⑥的内部

C. 整个过程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

D. 氧气从①到⑥的整个过程是不消耗生物体能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XholSaI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限制酶在对应切点一定能切开),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1中酶催化反应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C.2中②可能是用Xho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XhoISalI同时处理该DNA电泳后得到7种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代谢中AT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原子分辨率)在2018年被测定,其工作机2019年有了突破性进展。下图1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1中①侧所示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物质甲从产生部位扩散至细胞外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2ATP合成酶也是运输H+的载体,其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由此可推测H+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五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还有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机制研究人员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释放速率,得到图2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①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如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______个;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选填“<”“=”“>”)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福寿螺已被我国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如图是防治福寿螺的稻鸭生态农业模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福寿螺和鸭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能将_____________压制在一个低水平上。

2)鸭子产生的粪便属于___________同化量的一部分,粪便会被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为水稻等提供营养物质。

3)福寿螺作为人侵物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下降,可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ABD的种类均不同

B.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的种类与正常细胞比无改变

C.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Ka方式进入细胞

D.若是胰腺细胞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果蝇有灰身(A)与黑身(a)、长翅(B)与残翅(b)、刚毛(F)与截毛(f)、细眼(D)与粗眼(d)等相对性状。如图甲为某果蝇的四对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图,图乙为其中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判断果蝇灰身、黑身与长翅残翅这两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将图甲果蝇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即可根据子代果蝇的刚毛与截毛情况判断性别。

3)将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若不考虑交又互换,得到的子代中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出现两种表现型;若雌雄果蝇均发生交叉互换,子代出现____________种表现型。

4)将纯合的细眼果蝇与粗眼果蝇杂交得F1,在F1雌雄果蝇杂交产生F2时,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含d的雄配子有1/3死亡,则F2中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5)图乙所示的实验中,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BrdU(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2n=20)放入含BrdU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可出现色差染色体。(已知双链DNA分子不掺或一条单链掺有BrdU时呈深蓝色,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呈浅蓝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BrdU可探究 DNA 的半保留复制,且操作比15N同位素标记法简单

B.亲代染色体直接染色呈深蓝色,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也呈深蓝色

C.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彼此之间染色体相同,遗传性状与亲代一致

D.在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深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 0~20,浅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2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卷翅基因 A 2 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 a 控制野生型翅型,卷翅基因 A 纯合时致死。

1)研究者发现 2 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 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2DNA分子碱基序列是否相同?______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 A 基因的频率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2)欲利用 “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 2 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DD Dd 不影响翅型,dd 决定新性状翅型。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实验步骤:P“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 选出卷翅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