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 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 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 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答案】C

【解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生长素现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

A. Ⅰ>Ⅱ>Ⅲ

B. Ⅰ<Ⅲ<Ⅱ

C. Ⅰ<Ⅱ<Ⅲ

D. Ⅱ>Ⅰ>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子ATP中含有_____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

3c_____

4)在动物肌细胞中,进行②反应时,能量来自_____

5)①②反应进行时所需要的酶一样吗?________

6)进行①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进行②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由此可见能量是_____,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下丘脑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A. 体温调节 B. 水平衡的调节 C. 血糖平衡的调节 D. 躯体平衡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代谢与酶、ATP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

B. 酶、ATP都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C.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D. 细胞代谢中,酶起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①的数量倍增发生于分裂前期的细胞中

B. 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②与细胞分泌活动有关

C. RNA和RNA聚合酶穿过结构③的方向相同

D. ④、⑤处的核糖体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选择透过性 B. 主动运输

C. 一定的流动性 D. 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②滴管③量筒④酒精灯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