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依次编号为ABCDE),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为精原细胞,则D的子细胞的名称均为____________

(3)一个母细胞经过图示所示的一个周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组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5-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是常用的癌症化疗方式,其原理是抑制癌细胞DNA复制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问:该治疗方法是否对正常细胞的正常分裂有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溴尿嘧啶(5-BrU)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DNA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答案】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精原细胞 母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B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处于有丝分裂末期,E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由于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因此A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仍然是精原细胞。

(3)在有丝分裂过程,母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一个母细胞经过图示所示的一个周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组成。

(4)根据题意分析,5-氟尿嘧啶(5-FU)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因此也会抑制正常细胞的DNA复制,进而影响正常细胞的分裂过程。

(5)根据题意5-BrU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本题可以从仅考虑T-A对的复制开始.当DNA进行第一次复制时,T-A,A-5-BrU;第二次复制时;5-BrU-C;第三次复制时,C-G,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G-C的替换,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C. 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突变

D.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了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猪肠道野生酵母菌中的表达,使原来不能被猪利用的粗纤维在猪肠道内被分解成了可直接吸收的单糖。下图为构建工程菌的部分过程,其中介导序列能引导载体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体DNA上。请回答。

(1)①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②、③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

(2)同尾酶是指切割DNA分子后能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图中4种限制酶中属于同尾酶的是___________

(3)重组表达载体中的介导序列引导目的基因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体DNA上,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

(4)①过程从野生酵母菌染色体DNA中PCR扩增介导序列时,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一对引物: GACCTCAAATCAGGTAGGTTGCATTGACTTACA,其中下划线部分序列的设计依据是___________,方框部分序列的设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若使用 EcoRⅠ和SaⅠ酶切,可得到____________种DNA片段。若使用EcoRⅠ和BamHⅠ酶切,可得到____________种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 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③/②×100%

D.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 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保卫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开放,保卫细胞失水则气孔关闭,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反而下降的现象,称作“光合午休”。某些植物可观察到表皮上大量气孔关闭,此类“光合午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些植物“光合午休”现象出现时,气孔并不关闭,此类“光合午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植物叶片细胞液的渗透压与0.10 mol·L-1KNO3溶液的渗透压相当,现撕取该植物叶片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KN03溶液处理,一定时间后测量叶片气孔内径,得到如下的结果(内径越大,表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气孔内径(μm)

处理液浓度

0.05molL-1

0.10molL-1

0.20molL-1

2小时

0.79

1.24

0.79

13小时

1.55

1.58

1.34

请回答:用0.20mol·L-1KNO3处理时,较短时间内即可观察到气孔关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保卫细胞____________。2小时后,气孔开放程度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在载玻片上应滴加____________溶液制作表皮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有哪些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m2·y)、肉食性动物同化的总能量是_________kJ/(m2·y)。

(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长毛与短毛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 马的白毛与鼠的褐毛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 和③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 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 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ATP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