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 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 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 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1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了=1:1

C.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

D.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A.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___,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下降。

B、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___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 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C. 种群密度是各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学期第六次(1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基因工程相关的问题:

(1)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干旱的转基因烟草。获得大量抗干旱基因可用PCR技术来扩增,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在培育转基因抗干旱烟草过程中,常需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该操作过程中首先必须用__________;然后将____________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2)该抗干旱的转基因烟草中含有抗除草剂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理是______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经没有用途,若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则可能会造成的安全性问题是___________。

(3)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植物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关过程如下:

可通过Cre酶处理,质粒中的两段loxP序列被切开,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两个DNA分子。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删除除草剂基因,所以Cre酶可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就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学期第六次(1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脊椎动物一侧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可反射引起受刺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下图表示相关反射弧,a、b、c、d表示不同神经元,其中只有神经元d为抑制性神经元,①②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的神经元,b、c为效应器

B. 神经元d的基本结构和abc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

C. 神经元a在②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

D. 神经元a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b,仅对伸肌有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二创新班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兔肝细胞中的基因E编码代谢甲醛的酶,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基因E转入矮牵牛中,以提高矮牵牛对甲醛的代谢能力,请回答:

(1)从兔肝细胞中提取mRNA,在 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DNA,然后以此DNA为模板在体外利用 反应大量扩增,得到基因E。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将基因E与Ti质粒连接在一起,形成 ,再导入用氯化钙处理的 ,侵染矮牵牛叶片。将被侵染的叶片除菌后进行培养,最终得到转基因矮牵牛。其中培养过程正确的是

A.叶片在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在含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较高的培养基上形成芽

C.再生的芽在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的培养基上生根

D.愈伤组织在含合适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2)取转基因矮牵牛叶片,放入含MS液体培养基和适量浓度甲醛且密封的试管中,将试管置于 上,进行液体悬浮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基中甲醛的含量,以判断基因E是否在转基因矮牵牛中正常表达。培养过程中液体培养基的作用:一是提供营养;二是 ,从而使叶片保持正常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