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

A. 迎春花枝条上芽的数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 NAA的浓度与其促进生根的效果成正比

C.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 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随着NAA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说明促进作用越来越强。但是图中没有显示生根数下降,因此不能确定最适宜浓度。

芽能够产生生长素,迎春花插条上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枝条生根效果与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有关,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生理功能,B错误;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不一定是c,因为大于c浓度的NAA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没有检测,C错误;依题意,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为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之一,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所以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植株=3:1,D11基因的作用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______(显性/隐性)突变,从而______(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______,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由此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基因发生______(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设计操作较简便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植株全为______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若植株全为______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正常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

B. 图②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

C. 图③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 122

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④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乙植株气孔部分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选项除哪项外,均可用如图来表示

A.表示固醇,可以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表示核糖核苷酸,可以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C.表示糖类,可以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表示生物类型,可以分别表示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都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成

C.蓝藻的叶绿体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的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瞟呤脱氧核苷酸

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③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不含b这种化合物

④若吡罗红能使由b构成的核酸呈现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

⑤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0、N、P 5种

⑥若a为核糖,则人体细胞内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⑦幽门螺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4种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物理致癌因子的是

A. B. 紫外线 C. Rous肉瘤病毒 D. 黄曲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组实验,各组温度条件均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若甲组温度低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高于乙组温度

D.若甲组温度高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高于甲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