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某植物花冠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花冠切成长度和宽度相同的细条,测定其长度并记录.再将其分为a、b、c、d、e和f六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并记录,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

(1)实验原理:花冠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水分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当____________时,细胞吸水,反之,则失水。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______组(填字母)的花冠细胞处于失水状态。若将这些花冠细胞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后细胞吸水能力最弱的细胞是________组(填字母)。

(4)根据实验结果,该植物花冠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处于相当于实验中的蔗糖溶液浓度________mol.L-1之间。

【答案】渗透作用(或自由扩散) 外界溶液浓度(或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ef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或质壁分离) 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a 0.4—0.5

【解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根据题图可知,纵坐标为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当两者比例大于1时,表明发生了质壁分离,因此发生质壁分离的有d、e、f。

(1)实验原理:花冠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水分主要通过渗透作用方式进出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失水。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d、e、f 的花冠细胞处于失水状态。若将这些花冠细胞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a组吸水最多,实验后细胞吸水能力最弱的细胞是a组。

(4)根据实验结果该植物花冠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处于介于c、d组之间,即相当于实验中的蔗糖溶液浓度0.4~0.5mol.L-1之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中国科学家首创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B.第一颗氢弹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第一颗导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马铃薯块切成两半,各在其上挖个凹穴,穴内分别放两种溶液,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0.3 gmL-1的蔗糖溶液,液面一样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蔗糖溶液,b是清水 a是清水,b是蔗糖浓液 ③图中c处细胞吸水 ④图中d处细胞吸水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图2分别表示甲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甲乙生物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乙种生物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所示甲种生物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 1所示细胞处于图3BC段;完成图3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 乙种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d所示的情况

D. 4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c对应图3中的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氢的原子数分别是59

B.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C.将鸡蛋煮熟后蛋清变成固态的蛋白,冷却到温室蛋白也不会变回到蛋清状态,这是因为高温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

D.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肽键并没有断裂,因此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真核细胞内的有机物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去向是

A.储存在ATPB.以热能形式散失C.储存在酒精中D.储存在葡萄糖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

C.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面积相等,且实验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分析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其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_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的要___________

(4)根据图2,当光照强度为b 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_____mg/m2·h。若每日光照12小时,当光照强度为b klx时,则经过一昼夜后B植物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是_______mg/m2,当光照强度为m klx(a<m<b),则经过一昼夜后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致病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呈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便血、痉挛等症状,甚至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________(填AB)。

2)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种,其中有____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__________

3)该外毒素在环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