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为某家族ABO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的血型已经清楚(见图中标注)。己知该地区人群中基因ⅠA频率为0.1,Ⅰ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人群中患病的频率为1/10000。己知控制血型与疾病的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假设控制疾病与正常性状的基因是E或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9号为该病患者的概率为1/303

C. 3号为0型血的概率为2/3

D. 3号与4号再生一个0型孩子的概率为1/2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物质变化过程,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厌氧呼吸的途径为①③,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再生成葡萄糖

B. 能产生大量能量的步骤为②,①③④产生的能量极少

C. 植物细胞可进行①④或①③,但不可能同时进①③④

D. 在细胞溶胶中发生的过程为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一正在分裂的人体细胞(图中只显示部分染色体,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B. 1、3染色体上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C. 该细胞能产生四种精子

D. 图中4条染色体不包含X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化学本质肯定是蛋白质的是

A. 酶 B. 激素

C. 膜上的载体 D. 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选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假设现有生理状态和细胞增殖状况相同的甲、乙、丙和丁四种动物细胞的样品,生物制剂W只对四种动物细胞样品中的一种有促进增殖作用,而生物制剂X只对其中的另一种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为了鉴定两种生物制剂到底对哪种动物细胞增殖产生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材料与用具:生物制剂W溶液,生物制剂X溶液,胰蛋白酶,甲、乙、丙、丁四种动物细胞的悬液各一瓶,细胞培养液,若干培养瓶,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培养箱等。

(要求与说明: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作要求,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或X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分组如下:____________(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每组设置若干重复样品。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____________,摇匀,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假设生物制剂W只对甲种动物细胞起作用,生物制剂X只对乙种动物细胞起作用:请用曲线图表示细胞数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选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有关某种淀粉酶E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pH,因变量为淀粉的相对量

B. E在作用40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C. E较适合在40℃和pH为8的环境下作用

D. 三支试管E的空间结构均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选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中,甲容器盛有分别标A、a的小球各20个,乙容器盛有分别标有B、b的小球各20个。现从甲、乙容器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计对这一活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模拟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B. 甲、乙容器可分别模拟雌、雄生殖器官

C. 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

D. 模拟了F1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3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6年4月27日,抚州市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正式启动,力争在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某同学欲利用所学习的微生物培养知识,通过实验证明痰液中含有细菌,来倡导同学们不要随地吐痰,为 “创卫”添一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培养细菌必须先制备可供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实验室中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该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包括牛肉膏、蛋白胨、NaCl、______、H2O等;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源来自_________,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其中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____℃左右才能倒平板,等平板冷凝后,还需要将平板倒置,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某同学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__ 。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9个,而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T9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现象。

(3)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细菌的数目,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细菌的数目要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 )

A.直接通过分子水平改造蛋白质

B.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

C.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操作

D.重新合成新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