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0年10月4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世界首例胚胎分割、性别鉴定试管水牛小公犊“明明”在广西水牛研究所顺利诞生。请回答下列有关试管动物的问题:
(一)(1)试管婴儿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繁殖个体,主要目的是解决人类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
(2)试管婴儿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过程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在于试管婴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哪项不合乎道德规范________。

A.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
B.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展览
C.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
D.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要考虑他的性别
(二)下图为牛胚胎性别鉴定和分割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2)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2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2)双亲生殖细胞融合为合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产物 (3)B
(二)(1)桑椹胚或囊胚 (2)内细胞团 囊胚腔 (3)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绝大部分性状是相同的  (4)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解析试题分析:(一)(1)试管婴儿采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2)共同点是都有受精作用。不同点是试管婴儿为体外受精,在体外将受精卵培育为早期胚胎后进行胚胎移植。(3)A和C都可以救治病人,D能够保持性别比例,都是正确的。B违背社会伦理道德,错误。(二)(1)胚胎分割要选择早期胚胎如桑葚胚和囊胚操作。(2)1、2分别是内细胞团和囊胚腔。(3) 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是来自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胎,故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绝大部分性状是相同的。(4)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据图回答(12分)

(1)“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                    (填字母)。
(2)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①                 , ②                   
(3)图中用到的激素是                 ,过程h常用的方法是                    
(4)完成a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        处理, 处理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    反应,受精时,防止多精子入卵的两道屏障是                     
(5)自然情况下,牛完成体内受精的场所是           ,胚胎分割时,一般选择             时期的胚胎,分割时要注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构成下丘脑的细胞既有典型神经细胞的兴奋传导功能,又有___  _功能,其将_ ___调节和         调节联系起来。
(2)若图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当体内缺碘时,④⑥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 和      。由图可知,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___     调节机制,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当吃的食物过咸时:会使____   感受器兴奋,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____分泌增加,最终导致尿量减少,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
(4)人体细胞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是       ,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调节方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            的野生酵母菌。如果要从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葡萄酒制作成功与否,经发酵后需用       来检测。若要制作葡萄醋,则需要在          条件下。
(2)提取玫瑰花精油常采用         法,原理是利用         将其携带出来。
(3)要鉴定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常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如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细菌;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可用来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向触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指由接触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须卷成许多圈呈盘旋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观察到西番莲卷须的顶端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S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现象。他认为如此快速的运动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进行解释,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波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
资料二:为探究向触性的原因,有科学家在卷须顶端均匀涂抹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结果以现,卷须卷成了许多圈呈盘旋状。
(1)向光性的原理是                                            
(2)达尔文认为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解释向触性的理由是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向触性是否是靠电波传递的,实验思路是            
(3)分析资料二中的实验现象,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请针对向触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据图回答:

(1)若A、B来自植物细胞,则之前已用相关酶去除细胞壁获得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诱导融合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还需把D培养成植株获得新品种,该育种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2)若A、B是动物细胞,常用的生物诱导因素是         。动物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         ,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过程。这种细胞的特点是                       
(4)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花粉细胞,与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花粉细胞融合,由融合细胞培养成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型是      ,再分化发育成的植株是否可育?     (填可育或不可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植物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子叶的种子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子叶全部为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基因用M、m和N、n表示)
I:X的F1全部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
II.Y的F1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
(2)Y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若让Y的F1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其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4)遗传学家在研究该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像。(注: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

①图1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_            期,图2中发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     
②图1所示细胞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___________                                 。研究发现,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2所示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             ,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鼠体内发生          过程。
(2)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通常需要经过      细胞的处理后,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          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点。
(4)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       ,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
(5)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                   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盐碱地区不同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研究人员采用测定叶绿素含量、灰分含量、叶细胞质壁分离等指标,综合分析花棒、胡杨、枸杞3类树种的抗盐上限和耐盐能力大小。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3类耐盐树种叶绿素、灰分、叶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树种
叶绿素
灰分
(g/L)
不同浓度 (g/L) 质壁分离数P(%)
a+b(mg/g)
a:b
3
4
5
6
7
8
10
花棒
0.8937
1.89:1
68.9
0
0
58
70
81
100
100
胡杨
0.6970
1.43:1
87.1
0
0
0
0
0
54
86
枸杞
0.5677
1.14:1
221.7
0
0
0
25
50
68
100
非盐碱地树种
1.38
3:1
50~150

(1)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基础。与非盐碱地树种相比,长期盐碱胁迫对花棒、胡杨、枸杞的影响表现在叶绿素(a+b)含量                  的比例失调。由此推断,盐碱会对光合作用起     (抑制/促进)作用。
(2)根据表中质壁分离数据分析,3类耐盐碱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        
(3)耐盐碱植物包括泌盐植物和非泌盐植物。胡杨属于泌盐植物,流出的胡杨碱含盐量高达560~720g/L,因此叶片灰分含量只有87.1g/L;而非泌盐植物因无盐分排出,叶片的灰分含量很高。由表中数据可知,3类树种中属于非泌盐植物的是              。泌盐植物不能减少士壤的含盐量和降低pH,无法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因此,在盐碱地上造林时以选择             (泌盐/非泌盐)植物为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