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油菜属于二倍体植物,具有两性花,其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A2>A3。油菜的育性杂合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其油菜籽产量远高于育性正常品系,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现有少量育性正常品系1、雄性不育系和育性正常品系3三个品系的种子,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上述三个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A1A2A3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

2)去雄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利用上述雄性不育系(雄蕊异常,肉眼可辨)进行杂交育种制备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大致过程如下。

①让上述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获得F1全为雄性不育株;再让F1与品系3杂交,获得F2;然后继续选择F2中雄性不育株与品系3杂交,获得F3;如此连续杂交n次,获得大量种子。

②将最后获得的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_____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

③在油菜刚开花时,拔除母本行中具有育性正常的植株,然后父本行与母本行杂交,获得兼具两种品系优良性状的可育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

结合育种过程分析回答:

a.步骤①中,连续杂交获得的Fn中雄性不育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b.步骤②中,父本行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

c.步骤③中,若不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的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上述育种过程中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传粉前)通过观察雄蕊发育情况加以辨别,且操作时间短,易出现错辨漏拔等问题。有人设想:“利用油菜植株开花前长期、稳定表现的某一直观性状,对雄性不育植株加以辨别”,请用控制该性状的基因(E)及其与A基因的位置关系,展示此设想_____________

【答案】让品系1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子一代表现为育性正常说明A1A2为显性;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A2A3为显性。综上分析可知,三个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 A2A3A3A3=11 A1A1 母本行中会发生育性正常植株A3A3自交、A3A3A2A3杂交,产生种子无杂种优势且都分雄性不育,种植后产量低于杂合种子,导致油菜籽减产 A1A2A1A3 E基因插入A2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通过判断植株是否表现出E基因决定的性状而对A2A3A3A3加以辨别。 或用示意图展示设想:

雄性不育株

【解析】

该题的题干中表示,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A2>A3但并不明确A1A2A3与性状的关系,后续给出各品系的基因型,可以推测A2决定雄性不育,A1A3分别决定育性正常。且复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分离定律。

1)该实验设计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已知,且给出的各种品系均为纯合子,一般验证显隐关系可以使用杂交的方法,因此实验设计为让品系1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子一代表现为育性正常说明A1A2为显性;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A2A3为显性;

2)品系2和品系3杂交,所得的后代全部为A2A3,为雄性不育个体,让其与品系3再次杂交,获得A2A3A3A3的个体,比例为1:1;由于要获得兼具两种品系优良性状的可育杂交种子,此时应该选择父本为A1A1,使得控制不同品系的优良基因集合到一个个体中;母本行中育性正常的植株为A3A3,其可以发生A3A3自交、A3A3A2A3杂交,产生种子无杂种优势且都分雄性不育,种植后产量低于杂合种子,导致油菜籽减产;拔出之后,母本行只剩A2A3个体,与A1A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1A2A1A3

3)若需要用另一性状来帮助辨别雄性不育性状,则需要考虑基因的连锁关系,需要E基因与不育基因A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具体如答案所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I和基因Ⅱ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

B. 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II的表达

C. 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在多种细胞中都表达

D. 基因I和基因Ⅱ在转录时不存在A和T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有一个穗型突变体 T637,与特青相比,T637 穗簇生,植株矮化,粒型变小。回答下列问题.

1 欲证 T637发生的 异是基 突变而 是染色 变异, 简单的 方法 _____。研究发现,该突变体只有一条 4 号染色体上某基因插入了一段 DNA 序列, 可确定此种变异类型为______,且为_____(填“显性”或“隐性”)变异。

2)配制 4 种浓度梯度的 24epiBL24—表油菜素内酯)分别处理特青和 T637,发现二者的叶夹角均会随着 24epiBL 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右 图可判断特青和 T637 对不同浓度 24epiBL 的敏感程度,确认____ 油菜素内酯敏感型突变体。

3)若将某种抗虫基因导入 T637 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将此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成完整 植株。为确定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 4 号染色体上,最简单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只考虑粒型及抗虫性状,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抗虫=211,则抗虫基因整合到 4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不位于一条 4 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31,则抗虫基因整合到了 4 号染色体上,且与粒型变小的基因 位于一条 4 号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中粒型变小、抗虫:粒型变小、不抗虫:粒型正常、抗虫∶粒型正常、不抗虫=9331,则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立体农业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B.桑树可以利用沼渣中有机物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

C.蚕沙中的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中桑树同化的能量

D.水生植物和桑树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景洪市校级期中)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图所示.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 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

B. 100s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 200s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 300s后,抽取培养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以这3种鱼为食的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包含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传递给丙和自身呼吸作用以__________形式散失。

4)根据图2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m-2·a-1,乙与丁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确定合理放牧强度、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科研人员在草原开展了不同放牧强度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种信息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或“行为”)信息,这一实例体现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是____

2)由图1实验结果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由图2结果可推测要保持草原可持续性利用应采用____放牧强度,理由是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的D表示大气中的CO2

B.D →A是呼吸作用

C.图中的E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该循环具有全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