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为了解某种加酶洗衣粉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将相同大小的蛋白块置于等量相同适宜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洗衣粉水解脂肪的最适温度也是45

B.BC两点催化效率相同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相同

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则A点会向左或向右移动

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ABC点均向上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在45℃时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最短,而后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逐渐延长。结合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洗衣粉中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可知该酶的活性随温度上升先增加后减少,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5℃。

A、酶具有专一性,分析题图可知该洗衣粉中具有蛋白质水解酶,蛋白质水解酶的最适温度为45℃,但无法判断是否含有脂肪水解酶,A错误;

B、酶在C点温度下催化效率下降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的失活,BC两点的酶的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误;

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值,不会使酶的最适温度发生改变,只会改变酶的催化效率,故会使A点向上或向下移动,C错误;

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即降低酶的量,会延长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则ABC三点均向上移动,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我们获知细胞适应氧气变化的分子机制。人们对氧感应和氧稳态调控的研究开始于一种糖蛋白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调控该反应的开关是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研究还发现,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HIF会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环境下,HIF会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分析,红细胞数量与EPO的分泌量之间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2)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人体细胞产生HIF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引起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个过程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从氧稳态调控角度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前去训练的原因是:该训练基地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刺激运动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能量供给。

4)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请据此提出治疗肿瘤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食物过咸可引发人体的自动调节,图为部分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X为大脑皮层B.激素Y为抗利尿激素

C.结构X分泌活动减弱D.激素Y促进水的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寿命延长,生物学家开始关注衰老。人体衰老时,身体会出现很多变化,如血脂升高、血压升高、听力下降等。图表示耳蜗中的毛细胞参与感受声波的过程,当声波产生的振动传至耳蜗后,引起静纤毛的运动,进而引起X的改变,Ca2+进入细胞,进而释放神经递质。

1老年群体中高血脂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高甘油三酯血症一定伴有高胆固醇血症

B.胆固醇可在肝脏内被加工为胆汁酸排出体外

C.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可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D.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可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

2随着年龄增加,血压有升高的趋势,但大部分人心输出量变化不明显,可见引起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是______(直接影响血压的因素)增加。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高血压症状,这主要是因为______

A.高盐饮食会导致血管管径减小

B.高脂饮食会导致心输出量增加

C.高盐饮食会导致循环血量减小

D.高脂饮食会导致血液粘滞度增加

3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Ca2+进入毛细胞的方式为______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4图中,存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______

A.物质X

B.物质Y

C.神经递质

D.Ca2+

5研究发现,听力下降个体的毛细胞数量减少、静纤毛数量减少,请结合图及已有知识解释听力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937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罗伯特·希尔发现,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加入“氢”接受者,照光后发现,即使不提供,也可以释放,这一过程被称为希尔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希尔反应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来自____________(物质),从叶绿体基质到达类囊体薄膜上的“氢”接受者是____________

2)很多肉质植物如仙人掌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仙人掌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RuBP:核酮糖二磷酸

PGA3-磷酸甘油酸

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OAA:草酰乙酸

1RuBP羧化酶

2PEP羧化酶

①仙人掌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酶2固定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苹果酸脱羧后产生的可供线粒体呼吸利用的物质A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仙人掌以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特殊的光合作用适应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将生理状态等一致的小球藻,分别放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培养,并用适宜的光照分别照射1 h15 h,测得小球藻氧气释放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在培养液中培养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是在能量转化是在_________(场所)产生的。释放氧气的过程中伴随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

2)当NaHCO3的浓度超过400%时,该植物氧气的释放量快速降低,原因是_________

3)若用14C标记的NaHCO3做实验,追踪检测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放射性,请用箭头和文字的方式简述碳原子的转移途径:_________。结合以上实验,利用NaHCO3培养的小球藻为素材,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而非二氧化碳(简要写出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农区鼠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种群数量以捕获率表示,捕获率=(捕获数/置夹数)×100%

A.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等都是种群的特征

B.气温、降雪、天敌、传染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关

C.与农田区相比,该种群在住宅区的数量总体较低的原因是鼠的生活环境被破坏

D.从总体上分析,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发生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月份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作物M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途径1相比,途径2N植株形成配子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2n

C.因克隆胚是由N植株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所以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2n

D.通过途径2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来检验。

(2)利用鲜苹果制作果酒的原理(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图3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

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

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