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线粒体内膜上和类囊体膜上均附着ATP合成酶
②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细胞中均无中心体
③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但并非所有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④人的神经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内存在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完全相同的蛋白质
⑤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有DNA数目倍加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⑥提供15N标记的氨基酸给细胞,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游离核糖体则不出现放射性.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分析 1、ATP的合成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4、生物群落:

 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
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
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解答 解:①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上;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光反应的场所),①正确;
②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其中低等植物属于生产者,②错误;
③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细胞代谢中心;并非所有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如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③错误;
④人的神经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内存在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完全相同的蛋白质,如ATP合成酶,④正确;
⑤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⑤错误;
⑥提供14N标记的氨基酸给细胞,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都将出现放射性,⑥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有丝分裂和生态系统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特征,不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根据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
C.种群性别比例和种群数量变化无关
D.人口数量特征是人口普查的重要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均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B.人饥饿时,只有细胞中肝糖原能转化为血糖
C.分泌蛋白的运输离不开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分配均依赖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中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和葡萄糖分子则不能透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说明初始浓度S1>S2,达到平衡时浓度S1=S2
B.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该装置中的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所以植物可以利用渗透作用进行吸水和失水
C.如果S1、S2中分别放置质量分数为5%的葡糖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一段时间后质量分数S1<S2
D.动物细胞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行吸水和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动物的体细胞中基因组成如图,此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种类和数目分别是(  )
A.四种和四个B.一种和四个C.两种和四个D.两种和两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下列科学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说的是(  )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错误的是(  )
A.A和B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C.A和B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D.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U、G与C的配对原则
D.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高等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临床发现大脑S区受损伤,该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均与人的生长发育有关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激素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