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某人在摄食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变化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人体中血糖的主要去路是用于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B. 分泌物甲可作用于肝细胞,但不能作用于肌肉细胞

C. 分泌物乙很可能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D. 血糖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分泌物甲能使血糖降低,应为胰岛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分泌物乙能升血糖,可能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功能。

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储存和转化成非糖物质,其中氧化分解是血糖的主要去路,A正确;分泌物甲为胰岛素,可促进细胞内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等使血糖降低,故甲可作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B错误;分泌物乙能使血糖升高,可能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也可能是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C错误;激素甲可降低血糖,激素乙可升高血糖,故二者属于拮抗作用,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不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 ②③④⑧⑦ B. ①③④⑥⑧ C. ①③④⑥⑦ D. ①②③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⑦在反射弧中表示________。⑤表示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

(2)某人一次性饮1000 mL清水,随后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降低,导致_______释放抗利尿素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外界寒冷的刺激,________会产生冷觉,从而发出指令支配躯体运动,添加衣服保暖,此时酶的活性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从下丘脑分泌③促进垂体分泌④,继而促进内分泌腺分泌更多的⑹的过程,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

(4)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分泌产生的物质⑥是________。在血糖调节过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两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 1、实验 2 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请分析回答:

1)实验 12 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实验 1 的无关变量可能有_____(答出两种)。

2)实验 1 可以体现酶具有_____

3)实验 2 bc O2 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有限。

4)实验 1 若温度升高 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进入细胞时不一定消耗能量

B.无核仁的细胞不能合成RNA

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丢失的结果

D.蓝藻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的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号表示)。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 ] ___________的液体增多。

(3)在②中含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当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②中时,能与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机体对乳酸的这种处理,维持了内环境______________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来维持机体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调查小组在调查某草原鼠种群密度时,采用了标志重捕法。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草原鼠种群密度是_________,给动物作标记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该方法适用于_______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2)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

据图甲草原的鼠种群和乙草原的鼠种群分别属于 ______ 型和______ 型;可以预测______草原的鼠害将很严重,应该提前做灭鼠工作。

(3)若某种群有老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多少只______

A.a×8n-1 B.a×8n+1 C.a×8nD.a×8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B. 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细胞E能产生反应

C. 刺激皮肤细胞A一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D. 兴奋从B传到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