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面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B. 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①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D. 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实现与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密切相关。请回答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I. 在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这是反射的协调功能所必需的。神经中枢抑制产生机制可分为如下图所示三种模式。

注: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1)能体现反馈调节机制的是模式______________(I、II、III)。

(2)模式I中,若神经元①兴奋导致神经元②兴奋,则对神经元③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神经元④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摸式III中,若神经元⑤兴奋会导致神经元⑦兴奋;但若神经元⑥兴奋后神经元⑤再兴奋,神经元⑦却不产生兴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II.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小鼠,小鼠丧失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只有输入淋巴细胞后小鼠才能恢复免疫功能。现对切除了胸腺并经大剂量X射线照射处理后的小鼠做如下处理,请分析回答问题。

(4)若仅输入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________(能、不能)恢复;若同时输入来自骨髓和胸腺的淋巴细胞,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全部恢复,该事实说明体液免疫功能的实现需要_____________的共同参与。

(5)在小鼠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2月开学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H]参与暗反应的__________过程。

(2)根据以上信息得知,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3)莱茵衣藻大量产氢是否有利于其自身的生长?____(填“是”或“否”)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产氢量_____A组产氢量,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促进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下图是血液流经某一组织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是膜岛细胞,饭后一小时,b处胰髙血糖素的含量高于a处

B. 若A是肝脏细胞,饥饿时,b处葡萄糖的含量髙于a处

C. 若A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b处氧气的含童高于a处

D. 若A是骨胳肌细胞,剧烈运动时,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育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据推测其作用方式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因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疟原虫能以胞吞的方式获取外界食物,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 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 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D.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G碱基的比例为20%,则由此DNA克隆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

A. 10% B. 20% C. 40%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是有氧呼吸过程,图乙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③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④⑤⑥中表示大量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提供了如图乙A〜D的实验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产生C02。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及顺序,有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02和H20的试管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属于基因工程,其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离心操作前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

C. 两个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两个实验的关键都是通过物质分离提纯技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去研究它们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