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图为某种酶发挥催化作用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此图能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3)如果C、D表示两个氨基酸分子,则图中表示酶的是A(填字母),B的化学本质是二肽.
(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变化的最可能的趋势是图C.

分析 1、据图分析,A与B结合后,A没有发生改变,但是B物质生成了C物质和D物质,因此A为酶,若C、D是氨基酸,则B为二肽.
2、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高,低于最适宜温度时,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升高,高于最适宜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解答 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该模型是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3)酶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所以图中A表示酶,如果C、D表示两个氨基酸分子,那么B为二肽.
(4)解: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高,低于最适宜温度时,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升高,高于最适宜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专一性
(3)A  二肽  
(4)C

点评 本题结合模型,考查酶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酶的特性,要求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根据甲图判断出酶的专一性及各字母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请据图回答:

(1)各时期细胞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caebd(用字母表示).其中染色体数目最清晰,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时期的是e图.
(2)在上述图中,能肯定有染色单体的是图ae(用字母表示)表示的时期.
(3)以下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②④(多项).
①神经细胞  ②根的分生区      ③精子     ④干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中,乙为甲方框内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人在饮水不足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渴觉,促使人主动补水.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此时,②的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紧接着,末梢内①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③内,与④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并抑制胰岛素(激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
A.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类认识细胞的艰难曲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测交的目的是检验(  )
A.亲本的基因组成B.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C.F1的基因组成D.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兴奋在③处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
D.憋尿行为说明了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表.请依据表格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组号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7575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后6565
10min后5025
15min后400
(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低(填“高”或“低”)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B、C、D.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填“影响”或“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同时会影响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③观察各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慢到快依次是加蒸馏水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酶溶液的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1000C,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原因是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

C.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

D.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