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已知在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frac{A+C}{T+G}$=m,求:
(1)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多少?$\frac{1}{m}$.
(2)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又是多少?1.
如果在一条单链中$\frac{A+T}{C+G}$=n,求:
(3)在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又是多少?n.
(4)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又是多少?n.如果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的数量为a,
(5)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a(2n?1).
(6)若此DNA(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分子数为200,则 此DNA至少含有600个碱基对.

分析 由于双链DNA分子中,遵循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因此在每一条DNA单链中的$\frac{A+T}{G+C}$比例与双链DNA分子中的该比例相同,两条单链上的$\frac{A+G}{T+C}$的比值互为倒数,在双链DNA分子中$\frac{A+G}{T+C}$=1.

解答 解:解:(1)由于两条单链上的$\frac{A+G}{T+C}$的比值互为倒数,故甲DNA分子的一条单链$\frac{A+G}{T+C}$=m,在另一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frac{1}{m}$.
(2)在整个DNA分子中由于A=T,G=C,故$\frac{A+T}{G+C}$比例为1.
(3)由于每一条DNA单链中的$\frac{A+T}{G+C}$比例与双链DNA分子中的该比例相同,故若乙DNA分子一单链中,$\frac{A+T}{G+C}$=n,在另一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也为 n.
(4)据3分析可知,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比例为 n.
(5)如果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的数量为a,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a(2n?1).
(6)若此DNA(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分子数为200,由于基因在表达过程中,DNA分子中碱基数:RNA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因此此DNA至少含有600个碱基对.
故答案为:
(1)$\frac{1}{m}$  
(2)1  
(3)n   
(4)n   
(5)a(2n?1)
(6)600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和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S2,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S3.
(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ATP、[H],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①②③(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
(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的合成.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精(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如图3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物所应该在叶绿体的基质.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六碳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葡萄糖和果糖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B.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C.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因受体细胞不同而有所差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发现了遗传两大定律.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选择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的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
B.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的方法是从单因子到多因子
C.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科学设计了实验→假设→验证→结论的实验程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可以证明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是(  )
A.植物的向光性B.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顶端优势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有2个真实遗传的小鼠突变品系,其隐性纯合子个体的体表毛的形成都受到抑制,其中一个品系是全身无毛,另一品系是少毛,(n:无毛突变基因,N:相对于n的野生型基因;h:少毛突变基因,H:相对于h的野生型基因)将这两个品系杂交,其子代的表型都是野生型,即体表具有正常毛.F1互交,在F2个体中有108个野生型鼠和84个突变型鼠.
(1)这两个突变基因不是(是、不是)等位基因.
(2)体表毛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F2中野生型鼠与突变型鼠的比例为9:7.
(3)解释F2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离及比例两个亲本品系的基因型为nnHH(无毛)和NNhh(少毛),F1的基因型为NnHh;F1互交时,在F2中将预期出现不同类型的基因型,然而,当每个隐性基因纯合时,体表毛的生成受到抑制,因此仅仅基因型为N_H_时才表现为野生型,而其它所有的类型都不能发育正常的体表毛.F1互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例为9:7.
(4)F1与少毛杂合子相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少毛:无毛=3:3:2.
(5)两只鼠杂交,后代中少毛占$\frac{1}{8}$,则亲本的基因型为NnHh、nn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生物的性状遗传能适用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
A.玉米B.噬菌体C.大肠杆菌D.H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控制下列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有(  )
A.大肠杆菌中抗青霉素性状的遗传
B.紫茉莉枝条的绿色和白色性状的遗传
C.人类的苯丙酮尿症的遗传
D.豌豆果皮和种皮性状的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只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