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研究者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由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形成了多种变异类型

B. 虽然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但新生儿可能未接触过抗生素

C. 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会向抗药性的方向突变

D. 新生儿通过从母体获取抗体对细菌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细菌mRNA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

B. mRNA上的A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它是由基因中的启动子转录形成

C. 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

D. 在该mRNA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二次(4月)质量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三)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基因表达的问题

如图所示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能表达某蛋白酶工程菌的过程及工程菌表达目的基因的模式图。选用的质粒A上有I、II、III、IV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

1.据图推断过程①获取目的基因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②是利用___________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过程③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如受体细胞为小鼠受精卵,则选用的常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如同时用酶I和酶IV切割图中质粒A,产生1.8kb和8.2kb的两种片段(1kb=1000对碱基对),如用四种酶同时切割质粒A,则产生0.6kb和8.2kb两种片段,那么用同时用酶II和酶IV切割质粒A,则产生的片段有____________。

3.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__过程,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如表列举了是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据此推断图13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A. 甲硫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B. 酪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C. 甲硫氨酸 丝氨酸 丙氨酸 D. 酪氨酸 精氨酸 丙氨酸

4.获得此蛋白酶后,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能回收和重复利用此蛋白酶,以下属于固定化技术中的载体结合法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二次(4月)质量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制作一DNA片段模型,现有若干不同类型塑料片,见表。还需准备脱氧核糖的塑料片数目是

A. 32 B. 40 C. 26 D. 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牛羊等反刍动物可以消化秸秆,原因在于其胃部、盲肠等处有丰富的纤维素分解菌。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在实验前,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接种前看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接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填“接种环”或“涂布器”)进行接种。

(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若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发现以某种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则表明此种菌为纤维素分解菌。

(3)研究人员欲将筛选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大量培养,应选用__________培养基(填“液体”或“固体”),并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配置此培养基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牛肉膏作为氮源。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恒温箱中的温度约为__________(填“4℃”“20℃”或“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神经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或多肽)不具有的功能是

A. 运输Na+进入细胞 B. 结合神经递质

C. 催化淀粉的水解 D. 催化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杂种Fi与某隐性性状亲本回交后,得到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5:1的后代,由此可以肯定该杂种最可能是

A. 二倍体(Aa)

B. 三倍体(Aaa)

C. 四倍体(AAaa)

D. 四倍体(Aa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协作体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某重点实验室课题研究组欲将一株野生杂草的抗病基因转给一双子叶农作物。该农作物含有高茎基因,植株过高容易倒伏,科学家欲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抑制高茎基因的表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课题研究组已经获得了抗性基因,欲体外大量扩增该目的基因需采用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反应过程:目的基因受热______________后解链为单链,__________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___________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______________。

(2)该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是____________。本研究中,欲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常采用_________法。

(3)科学家将高茎基因的__________基因转入受体细胞,该基因产生的mRNA能够与高茎基因转录出的mRNA互补结合,形成____________,抑制高茎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 题型:选择题

某植物的基因M不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在M中插入1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

A. 可能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

B. 导致该植物种群基因库和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C. 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 导致基因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