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肝损伤病的发生率较高。据研究,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LPS是一种导致肝损伤的常见物质(用生理盐水配制)。现欲以大鼠为材料验证上述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制备:

①肝细胞悬液的制备:取某健康幼年大鼠的肝脏,适宜条件下取出剪碎再用______________酶消化,经多次洗涤离心处理得到分散的肝细胞,加入适宜的细胞培养液置于卡氏瓶和CO2培养箱中进行______________培养,将培养得到的肝细胞悬液随机分为5组,编号为A—E,每组均需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瓶中培养备用。

②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低、中、高三种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分别加入到CDE组的肝细胞悬液中。

2)实验方案及结果预期:

A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则往BCDE组还需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

②若本实验的结果用细胞存活率作为检测指标,各组的存活细胞数先用_________测出OD值,然后计算各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该组OD值/AOD值×100%,不考虑细胞死亡对OD值的影响。

③用柱形图表示各组的实验结果_____

3)实验从细胞水平分析推测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的机理可能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二点)。

【答案】胰蛋白 原代 设多个重复样液 LPS 比色计(或比浊计、分光光度计) 促进细胞分裂 延缓细胞凋亡

【解析】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因变量是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可以用细胞的存活率来表示。为了使实验更具有科学性,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和不加胰岛素且经LPS作用后的对照组。据此结合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对照原则、等量性原则、重复原则等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1)材料制备:依据实验目的、实验设计的原则,首先应借助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制备肝细胞悬液并分组编号,其操作过程为:取某健康幼年大鼠的肝脏,适宜条件下取出剪碎再用胰蛋白酶消化,经多次洗涤离心处理得到分散的肝细胞,加入适宜的细胞培养液置于卡氏瓶和CO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将培养得到的肝细胞悬液随机分为5组,编号为A—E,每组均需再设置多个重复样液,置于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瓶中培养备用。

(2 )实验方案及结果预期:

①依据题文描述可知,若A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则A组应为正常的肝细胞,而BCDE组应为受到损伤的肝细胞,所以需要往BC DE组加入等量的LPS

②若本实验的结果用细胞存活率作为检测指标,依据计算公式“细胞存活率=该组OD值/AOD值×100%”可知:需要先用比色计测出各组的OD值。

③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所以实验结果检测的各组细胞存活率由大到小依次是A组>E组>D组>C组>B组。反映各组实验结果的柱形图见答案。

(3)从细胞水平分析推测:胰岛素可能通过延缓细胞分裂、延缓细胞凋亡等来减缓肝细胞损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酸性磷酸酶是某细胞器的标志酶,正是对这种酶的定位研究发现了该细胞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酸性磷酸酶存在于____________中,参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2)科学家用____________法提取该细胞器,并将其分别置于蒸馏水和等渗蔗糖溶液中,来检测溶液中酸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表示该细胞器置于____________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在01.5 h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肌苷酸是鱼体内重要的鲜味物质,酸性磷酸酶导致鱼肉鲜味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酸性磷酸酶也可促进脂见肪细胞生成,据此我们可通过____________(填“提高”或“抑制”)该酶的活性来治疗人类肥胖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蛙种群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中,碳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有①②③④⑤⑥⑦

B.1中,乙能加快碳循环,甲和丙是完成碳循环的必备成分

C.2中,蛙属于第二营养级,对应图1中的乙

D.2中,③所含的能量都属于蛙的同化量,最终会通过热能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烟草叶绿体基因工程在提高光合效率、抗性和品质等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下图是将拟南芥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简称醛缩酶基因)转人烟草叶绿体基因组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同答下列问题:

1)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1中,利用PCR技术扩增拟南芥醛缩酶基因时,应选用的引物是_______

2)图2重组质粒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___,构建该重组质料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_______

3)将拟南芥醛缩酶基因导人烟草叶绿体基因组时,一般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包裹在金粉上,通过轰击进入叶绿体中,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基因间隔区,其原因是____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该项技术用到的基因探针的制作方法是:在____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做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 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 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 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种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雌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

B.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

D.雌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细菌的一个质粒中,有甲、乙、丙等基因。下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这种质粒后得到的片段。下列几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甲、乙、丙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②若利用某种药物阻止了基因甲的表达,则基因乙、丙也将不能表达

③基因甲、乙、丙中,都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有利于基因的表达

④若基因甲控制合成了m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则甲至少有3m个碱基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这与非洲猪瘟有关。12月以来,武汉发现不明原因人新型肺炎。猪瘟和人肺炎都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一定的病原体引起的。应对传染病目前最好的办法仍然是接种疫苗。研制疫苗首先要确定其病原体。

1)如果从病猪(病人)临床样本中分离到的病原体不能在普通的培养基上培养,只能在______________内完成代谢和繁殖,则该病原体属于病毒。下图左下角所示的病菌属于_____(细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原抗体检测是目前人和动物样本的常用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样品种类包括检测抗原和抗体两种。对送检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特异性结合。检测时用的抗体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制备。

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疫苗已经发展了三代,下图是三代疫苗的制作原理示意图。

a疫苗Ⅰ的制作通常是对特定的病菌或病毒进行灭活或减毒处理,这一一处理的关键是要保持病菌或病毒的___________

A.数量 B.毒力 C.侵染力 D.抗原结构。

b在上图所示的疫苗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限制酶的过程是_____。(填图中编号)

c激活免疫系统的是病原菌或病毒的抗原结构,在疫苗Ⅱ和接种疫苗Ⅲ两种情况中,直接合成抗原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上图,DNA疫苗是直接将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通过体外重组与质粒结合,直接肌肉注射,从而使动物(人)体获得免疫力。若将来研发出猪瘟病毒的DNA疫苗,接种疫苗的猪是否可以称为转基因猪? ___________(是/否),为什么?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⑥可判断该生物是低等植物

B.③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及加工车间

C.DNA聚合酶与DNA通过②的方向相反

D.若标记某种氨基酸,则标记物可出现在④③⑦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