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如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                   
(4)0~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15 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小麦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15 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mol/min。

(1)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等于   (3)减少  
(4)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5)6 ×10-8

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产生ATP,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被呼吸作用消耗掉,即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
(3)A点给予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反应,导致C3化合物开始还原,C3化合物合成不变,由于C3化合物被还原最终C3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减少。
(4)在0~5min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CO2,因此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5~15min给予光照后,小麦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在5-15min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因此氧气增加速率减少。
(5)据图可知,0~5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每分钟消耗氧气量=(5-4)×10-7mol/5min=0.2×10-7mol/min;5~15min之间,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8-4)×10-7mol/10min=0.4×10-7mol/min;故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消耗=0.4×10-7mol/min+0.2×10-7mol/min=6×10-8mol/min。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综合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植株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中,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________。
(2)部分变异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些植株有丝分裂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了________成倍地增加而引起的。
(3)某种植物有甲、乙两株突变体,对它们同一基因形成的信使RNA进行检测,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__的性状变化大。
(4)某植株产生了一种新的抗病基因,要将该基因提取出来,应用________酶处理它的DNA分子,这种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
(5)将上述抗病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体内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将抗病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人类脆性X综合征是引起智力低下的一种常见遗传病,该病的发生与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中CGG/GCC序列重复次数(n)多少有关。当基因中n<50(基因正常)时表现正常;当n>200时,男性全部患病,女性纯合子也全部患病,但女性杂合子因FMRl基因中CGG/GCC序列重复次数(n)的不同等原因,约50%患病,50%表现正常。
(1)导致出现脆性X综合征的变异类型是                    。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愚型,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所用的计算公式是: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                    
(2)研究表明,患者体细胞中FMRl基因相应的mRNA和蛋白质的量比正常人减少或缺乏,说明CGG/GCC序列重复次数过多,抑制了该基因的                        
(3)下图是甲病(某单基因遗传病)和脆性x综合征的遗传家系图。请回答:

①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I3号和I4号若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甲病的几率是            
②II7与一个FMRl基因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患脆性x综合征的几率是        ,患者的性别是               
③若I2为FMRl变异基因(n>200)的杂合子,II9的FMRl基因正常,Ⅲ13同时患甲病和脆性X综合征的几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GFP基因,通常采用_________技术。
(2)过程①是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为使GFP基因在小鼠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GFP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3)③过程在使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时,通常需要加入     等天然成分。
(4)②过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个体水平上检测GFP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                
(5)④过程通过         技术实现。科学家欲获得多个相同性状的绿色荧光小鼠,则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       ,将其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用分割针进行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调查发现某家系中有甲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其中II-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作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病。
(2)I-1的基因型为   ,III-11的基因型为    
(3)若进一步检测发现II-4 携带致病基因,请继续分析下列问题:
①如果II-5与II-6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②若III-9与III-12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Ⅰ.“试管婴儿技术”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优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        处理;卵细胞则要培养到                (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2)采用          技术,能得到“同卵双胞胎”。
(3)如果滥用试管婴儿技术设计婴儿性别,将会破坏人类正常的         
Ⅱ.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回答:
(4)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如建立生产生长激素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科学家将_______________和乳腺蛋白基因的         、终止子等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牛的受精卵中。
(5)动物细胞工程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加入诱导物外,还应加入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___________等物质,恒温箱中加入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种群和群落的相关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预测某一种群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该种群的           。若往稻田生态系统中同时引入相同数量的两种食草昆虫甲和乙(二者均可适应该地环境)下图中曲线表示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试在图中画出乙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           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②若某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③若某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3)如图A、B、C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内三个不同自然区域植物的分布状况。在A处阔叶林中,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有较多苔藓植物生存,而在间隙处或其它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说明群落具有        结构。影响C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水分、无机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土壤含水量相同时施肥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施肥组,是由于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_______元素。根细胞中与水分的吸收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图2中土壤含水量30%时未施肥组光合速率高于施肥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土壤含水量80%时施肥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未施肥组,其细胞内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施肥情况下,土壤含水量50%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为3.7 mg·h-1, 植物若要正常生长,则每天至少光照______h(保留整数)。
(3)图3中光照强度增加到6×10000 1x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产氧量不再增加,这时如果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有可能提高产氧量。
(4)图4中pH值为3时,三组伊乐藻的净产氧量均呈现负值,说明此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水体的pH大于10时,光合作用产氧量急剧下降,
原因是水中游离CO2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下图为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Ti质粒多存在于细菌中,它是能自我复制的________。
(2)获取外源基因(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的参与,而目的基因在重组过程中需要________酶的参与,并依据碱基________原则进行重组。
(3)Ti质粒原存在于________中,其上的T­DNA具有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上的特点,因此携带外源基因的DNA片段必须插入到________部位。
(4)农杆菌转化法适于将目的基因导入________和祼子植物,而不易于感染大多数________。
(5)若将相关的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或微生物细胞则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