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

作用是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浓度一定、环境温度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         叶·小时(用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                          

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                                ;实验组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                                    

预测实验结果:                                

(1)中细胞里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

 (2)[②]蛋白质为  暗反应(或C3的还原)提供能量

 (3)①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  浓度  施加有机肥、合理密植利于通风(有一项即可得分)

②(2分)

  (4)实验步景: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

  实验组: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相同的时间

  第三步:测量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对照组植株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高于对照组。(2分)


解析:

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的实验、生物膜成分及功能、光合作用条件、植物生长的实验设计内容。

(1)观察细胞分裂最好的时期是中期,细胞形态及染色体数目非常清晰,分生区细胞特点是成正方形的,排列紧密,有的处于细胞分裂的过程中。

(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与双缩尿试剂反应,蛋白质是贯穿或嵌插在膜上的。

(3)1A点时,没有光照只有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消耗的物质加上积累的物质。横坐标是光照强度,当到达C点以后,光照强度继续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而温度一定,所以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可增加有机肥、合理密植等措施。

(4)实验要遵循对照及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时紫外光的有无,观察的指标有植株的高度,及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广东省广州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右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2) 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当光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     M2(填“>”、“<”或“=”)。
②在35 ℃条件下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1时,植物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③请在图3中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河南省开封高中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生理过程和育种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1)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②过程是           ,图中Y物质是                
(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1、M2(填“>”、“<”或“=”)。
(3)请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坐标曲线图(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请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个小题:
Ⅰ.下面图甲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并通过生理过程f影响激素②的分泌。图乙为碳在无机环境、植物、动物体内的变化情况。a~e表示不同的生理作用过程,X表示某物质。

(1) 图甲中的f表示__________作用,图乙中X是________
(2)图乙中,a、b、c表示的生理作用过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激素②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血糖直接影响外,还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胃肠激素三个方面的调节。
Ⅱ.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生理过程和育种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1)右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
当光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____________M2(填“>”、“<”或“=”)。
请在图3中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3)小麦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到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的小麦优良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步骤是___          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适当的方法使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染色单体的3H标记情况。
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观察时,应观察根尖______区的细胞。为了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本实验应选择有丝分裂______期的细胞。
转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培养后,第______次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3H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四川省高二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2)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

       实验组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右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2) 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当光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      M2(填“>”、“<”或“=”)。

②在35 ℃条件下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1时,植物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③请在图3中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